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三 断 粮 (1 / 3)
今后作何打算,其实李靖心里现在也是一团乱麻,不知方向在哪里。所以他沉吟着没有回答。
“李兄何不和唐公一起,推翻残暴的杨广,救民于水火呢?”柴绍知道李靖夫妇为何乔装打扮离开太原,所以他嘴里说着这话,眼睛却望着李靖,他期待李靖能给他一个很好的回答。
“唐公有唐公的选择,在下自己有自己的打算,在下还不想反叛朝廷。大家反来反去,受苦的总是老百姓,生灵涂炭,百姓遭殃。凭唐公的实力,完全可以扶保大隋,正社稷、保黎民,清君侧,荡寇仇。这样社稷平安,人民安乐,岂不更好?”李靖反问道。
柴绍见李靖到现在还守着愚忠不改,心中着急。“匡社稷?谈何容易。当今圣上对谁信任过。唐公几遭皇上猜忌,就因几句民间谶语,几欲丧命。他匡社稷,皇上能信他吗?楚国公杨素何等忠诚,既是开国元勋,又是先皇同族兄弟,对当今圣上还有拥立之功又如何?韩大将军韩擒虎韩柱国……”柴绍突然想起韩擒虎是李靖的舅舅,赶紧拱手赔不是道:“请恕在下冒昧,韩柱国也是忠勇无比,为国拼死征战又如何?累累战功仍不受待见。就连楚国公杨素之子杨玄感都被逼造反,您的表兄韩世谔将军都不得不参加,这个朝廷还能算是个朝廷吗?”柴绍越说越有精神,倒是李靖却始终沉默不语。
“现在朝廷陷民于水火,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地方官吏盘剥甚剧。修东都、挖运河,征高丽,哪一项不搞得民怨沸腾。苛政猛于虎,这样的朝廷你再去维护它的话,则无异于是驱民伺虎啊!”
“在下想当今皇上也是一时糊涂,若有高士辅佐,定会有改观。想唐公位高权重,登高一呼,我辈之人,倾力而为,报效朝廷。如果能以一己微薄之力,救朝廷于危难,拯社稷于将倾,从而建不世之功,为忠臣贤吏之楷模,名垂青史。即使为此而失去生命,也不枉人生一世。”李靖慷慨激昂地说道。
柴绍听此倒笑了起来,他朝李靖拱手作辑笑道:“多谢谬赞。唐公确实宽厚仁慈,为人洒脱,性格开朗,有忠心报国,匡扶社稷之心。然登高一呼,谈何容易。当年纣王无道,比干、商容岂能登高一呼而挽大厦之将倾乎?只落得一个被挖心,一个被放逐。当年暴秦无道,赵高指鹿为马,又有谁能登高一呼而救民于水火乎?国之将亡,非人力之所能为。况当今圣上,比前朝暴君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柴绍见李靖不言语,便进一步劝说李靖道:“当年暴秦无道,陈胜、吴广登高一呼,而天下义旗立聚。高祖刘邦以汉代秦,岂不是以有道伐无道。谁能匡扶得了暴秦?谁又想去匡扶暴秦?再往前推,商汤灭夏桀,周武伐商纣,哪一个不是兴义兵,伐无道暴君,这样才是真的救民于水火。若只是一味地愚忠,拼力去保那无道的夏桀、商纣、暴秦,岂不是抱薪救火,助纣为虐?”
李靖一时被柴绍说的无语。是啊,这一路上,他也曾多次地问自己:“我这么做值吗?我能凭一己之力匡扶大隋吗?这病入膏肓的大隋还有救吗?”他每一次这样问自己的时候,自己都觉得无法回答,现在听到柴绍的话,更是在击打着他内心中已经脆弱的那点对大隋的忠心。
柴绍见李靖还是默不作声,但看出似有心动,又继续说道:“我听闻阁下曾说过‘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应当建立功业求取富贵。’如今群雄乱起,瓜分豆剖,陷民水火,国将不国。李兄有孙武之大才,匡扶社稷之雄心。现在正是大丈夫建立功业的时候,此时不为更待何时呢?”
李靖依然是默然不语。不是他不想说,而是此时无话可说!他的内心中的那点雄心壮志正在一点一点地坍塌,他现在连反驳柴绍的勇气都没有。之所以没有勇气,是因为他觉得柴绍说的很有道理,致使他竟然没法反驳!
柴绍见李靖心思似有所动,但三两句话一时也劝说不过来。待假以时日,必能转变他的想法,此时也不能心急。于是他转头对红拂女说:“不好意思,刚才只顾讲话忘了腹中空空,现在肚子正叫唤着呢。不知能否向嫂夫人告一些东西吃吃?”
红拂女笑道:“对了,刚才只顾着说话了,倒忘了这一层。”忙取出牛肉干,让柴绍就着酒吃了一些。
柴绍吃完后,对李靖夫妇道:“大恩不言谢,定当后报。如今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动身前往太原,不如和李兄、嫂夫人就此别过。”说完起身拱手道别。
李靖忙道:“柴兄,请稍候。”牵过自己的马来交给柴绍,“此去太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况且又事情紧急。李兄的马刚才陷落在道上,如今骑我的马去吧。”柴绍尚待推辞,但考虑没有坐骑确实不行,便拱手说道:“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大恩不言谢,咱们后会有期!”柴绍说罢便与李靖夫妇匆匆告别,牵马寻路往西而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