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 井陉口 (1 / 2)
从山西的固关往东到河北,有一条著名的井陉古秦道,又称燕赵古道。这是当年秦始皇修建的从咸阳出发通往全国的古驿道之一。也是著名的“太行八陉”之一,它是古代燕赵通向秦晋的交通要隘。这条古道穿行在巍巍太行山中,蜿蜒曲折,隐没于自然形成的地质罅隙之间,云深雾静,幽深而神秘。
这天早上,东方的天际才露鱼肚白,而太行山中却还是一片漆黑。曙光被高大的山峦遮挡,还不能照射到这里。但早晨的露水却已开始蒸腾成雾气,薄薄地飘荡在山野间。这时候的古道上鲜有行人,时而有一、两只野鸟或野虫间歇地鸣叫。
突然,一阵“嘚嘚、嘚嘚”的马蹄声打破清晨的寂静,惊得路边的宿鸟突然尖叫飞起,警惕地盘旋于空中。在薄雾笼罩的黑暗中,隐约可见两匹马儿并辔而来。由于天还没大亮,道路看得不太清,马走的并不快。那些被惊起的飞鸟高飞盘旋一会后,便又落于不远的树上,除马蹄声外四周又归于沉寂。
在燕赵古道上,由西向东有两个人联袂而行。待得天光微亮,雾气稍散,可以看清是一高一矮两个汉子骑在马上。那个高个子汉子身背古琴,马身上挂着一支长枪,须髯有些花白年龄稍长,那个矮个子却是一个年轻帅气的青年。两人短衣短靠,那青年一袭白装,腰挂短剑外罩长袍。而那年长者则一身青色,一柄长剑则挂在马鞍上。他们娴熟地驾驭着马儿,即使在光线不清的古道上也能行走自如。他们也不说话,只顾前行,身旁惊飞的鸟儿,鸣叫的虫儿一概与他们无关。
列位看官肯定要问:这两人是谁?为何昼夜兼程?去往哪儿?
各位,这两人不是别人,正是李靖和他的夫人红拂女。他们要去哪想必各位看官已经知道——去往江都,告发李渊谋反并期望能得到皇上重用,大展宏图,匡扶社稷。
他们为了避开李渊的追查,专门做了易容化妆。李靖特意在脸上画了些皱纹,把须髯涂上些许白色,给人一种饱经风霜的年长老者感觉。而红拂女则女扮男装成了一个年轻帅气的后生。
此时二人一路上以兄弟相称。红拂女平素就喜欢称李靖为“靖哥哥”,但现在是第一次真正以兄弟关系来称呼,她觉得更加有趣,一路上不住地“靖哥哥、靖哥哥”地叫着、戏闹着。李靖平时就非常疼爱自己的娇妻,看她出门后这么高兴也就由着她,不时地还与她一起斗着乐玩。
两人为了绕过太原,专门选择了这条由晋入冀比较隐秘的燕赵古道。
两个人刚开始还有那种摆脱李渊的控制、终于可以施展抱负的兴奋。但随着一路行来的所见所闻,他们的这种兴奋感便一点一点慢慢地消失了。
此时的燕赵大地,满目都是田地荒芜,村庄凋敝。几乎是十里无炊烟,户户无劳力,无村不戴孝,家家有哭声。朝廷连年挖运河、修东宫、三次远征高句丽,大量的劳役、兵役几乎抽走了所有的男丁,家家只剩下了老弱妇孺。而即使是羸弱的老人也会被官府征去或被叛军抓了壮丁。再加上官府盘剥,乱兵四起,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一路之上几乎到处都在打仗,烽烟过后,尸横遍野,血流满地。
为了躲避几处正在进行的战争和李渊的追捕,李靖左拐右绕,短短的百十里路竟然走了一个多月。所经之处,道旁路边战死的、饿死的尸体比比皆是。真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了他们两人思想上的强烈震动。
大隋开国时,文帝杨坚结束了中国三国两晋南北朝几百年的分裂状态。经过他的励精图治,大隋可以说是百废俱兴,府库充盈,人民乐业,那是一个何等的繁荣景象。但是仅仅经历这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却又变成了这样的一个场景!当今皇上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暴政苛役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多么大的破坏!从一个“治世”变为“乱世”是何其之快!杨广因为一己好恶给社会带来了多么严重的后果!
面对此情此景,李靖的内心开始忧郁和彷徨,时不时地在心中对自己发出疑问:这样的朝廷还有救吗?我奋不顾身地去救这样的朝廷还有意义吗?即使我去拼命效力,但是在“李氏当有天下”这样的谣言面前,皇上又真的能信任我这个李姓之人吗?朝堂之上像宇文化及等权臣、佞臣霸占朝政,他们又能接纳我吗?李靖思潮翻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总感觉自己此行前途一片迷茫,找不到自己的出路。
红拂女一路上看到自己的丈夫神情越来越凝重,知道他看到眼前的情景后心里难受,内心迷茫,也就不打扰他。她对自己的丈夫是太熟悉了。他满腹经纶,饱读兵书,有大志向、大抱负,一心想建功立业。可惜总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郁郁而不得志。
红拂女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五年前,李靖去拜谒左仆射杨素,希望能得到杨素的引见从而为朝廷效力。在杨素家里,杨素自恃位高权重,对李靖轻慢无礼。李靖上前作揖见礼后,见杨素倨傲无礼,遂大声说道:“天下正乱,英雄竞相崛起。当此勘乱之时,您身为王室重臣,应该把为朝廷网罗豪杰的事放在心上,怎能如此傲慢地接见宾客呢。”
杨素见李靖有君子之风,说话有理有节,这才站起身,向李靖道歉,放下架子和他交谈。李靖对杨素侃侃而谈,纵论天下大势。当时红拂女是杨素家里的一名歌妓,正好手执红尘侍奉在旁。她见李靖说得头头是道,分析得精辟入骨,被李靖的才华所深深折服。
无奈当时的杨素因位高权重,正受杨广的猜忌。他自身都难保,又哪能向朝廷举荐李靖呢。他抚着自己的坐榻尴尬地安慰李靖说:“论公子的才华,前途定当不可限量。不久的将来,你终当能坐到老夫的这个位置上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