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晋祠谋划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晋祠谋划 (1 / 4)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後图南,且适南冥也。

        ——引自庄子《逍遥游》

        如果从晋阳城往西,举目所及皆是高山大川。蜿蜒罗列,俨若屏障,晨霞夕晕,朝烟暮雨,翠色如流。山上景色美仑美奂,春夏秋冬四季各异,于是当地人便罗列出了“西山八景”,分别是“烈石寒泉”、“天门积雪”、“崛围红叶”、“汾河晚渡”、“祠堂神柏”、“双塔凌霄”、“巽水烟波”、“西山叠翠”。所以一年四季,这里成了文人墨客,山民村姑的郊游之所,倒是非常热闹。

        从西山往南,又有一座高山,更是蜿蜒峻峭、气势磅礴。此山说来也奇,山腹处有一块巨石如瓮状倒悬,险极奇极,当地人因形附势,将此山唤作悬瓮山。相传南北朝时东魏大丞相高欢坐镇晋阳,遥望悬瓮山,觉得有王气升腾,认定是龙脉之所在,便把悬瓮山改称作龙山。

        在悬瓮山的山脚下,有一片红墙黄瓦掩映在绿树碧水之中,这一地点,就是所有奇景的核心——古晋名胜晋祠。

        晋祠是人们为了缅怀西周时被封在此地的唐姬虞的功绩,而在这悬瓮山下修一所祠堂来祀奉他,后人称为晋祠。

        晋祠修在这崇山叠璋的怀抱中,群山掩映,风光旖旎,所以成为晋阳人游山玩水必到之处,这里每天是游人如织,车水马龙。

        在晋祠圣母殿前有一难老泉,它的潺潺清水就是有名的晋水的源头。在难老泉旁有一座难老泉亭,四角飞檐,特别气派。平时人们游玩晋祠,拜过圣母殿后,必来观赏日夜喷涌不息的难老泉,总会在这难老亭里坐一会,聊聊家常,谈谈风月。

        但是今天,这里的气氛却有些不一样!

        因为难老亭外不知是谁家的家丁把守着,所有闲杂人等都不得靠近。平常也常有有钱人家或是什么官员在难老亭中休息,外人不得靠近的情况。所以游人也就见怪不怪,只是远远地避过,或者在远处观望。

        在难老泉亭中,有一青年,身穿米色小科绫罗圆领袍衫,头戴墨黑幞头巾,举手投足间,俊雅风流,一顾一盼,风华绝代。此时他正焦急地坐在亭子里四处张望。

        很明显,他正在等人!

        五月的天气,虽然已经是比较炎热了,但是难老泉旁绿树成荫,泉水不住地外涌,倒是十分的清凉。但是那青年的额头上却不住地有汗珠渗出来。他不时地挥动折扇,时不时地把头探出亭外焦急地张望。

        诸位要问,这亭中之人是谁?

        此人便是太原留守、晋阳宫监唐国公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