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52章 汉化东胡草原 (2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番外第52章 汉化东胡草原 (2 / 6)
        也就是搞食物配给、在明知会饿死人的情况下,提前就不给老人分吃的了。这一切都是胡人自发干的,跟大汉无关。

        张飞赵云还算是仁慈的了,在腊月的时候知道了草原上饥冻相食的情况,摧枯拉朽出兵,把老胡人都饿死得差不多后、剩下的那些妇孺收编了。

        就这还有五十多万人口,基本上算是整个东胡草原上全部的有生力量了。这里面,外逃的汉族妇孺大约占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是乌桓。

        当然,哪怕是针对妇孺,大汉朝廷的救济肯定不会白给,上报朝廷之后,朝廷立刻拿出了一个处置措施:

        之前辽东不是从中平末年、糜竺治理地方后,就和平了多年,所以人口繁衍、男多女少,有赤贫光棍吗?后来李素还移民了累计超过十万人去三韩和扶桑。

        那现在就依葫芦画瓢,继续顺着这个成功经验,再拉个几万辽东汉人、赤贫娶不起老婆的青壮,给他们每人发一个被杀了丈夫的乌桓寡妇当老婆,也总好过没有老婆,在东胡草原上广泛屯垦。

        另一方面,朝廷也紧急发布了调令,提拔了一些在之前抗击草原联军中表现不错的辽西、右北平文官武将,同时把最擅长夷务的田畴、田豫二人往北调到东胡草原上,直接建立了两个新的郡,让他们开拓治理。

        至于新郡的地名,因为当地有红色的山,靠西的那个郡就直接叫“赤峰郡”即可,反正当地只是草原,再往前追溯也没有郡县设置,没有地名可以借鉴。

        而靠东一点的那个郡,倒是有古地名可以借鉴,那就直接沿用“柳城县”的名字,升级为“柳城郡”,也就是后世的通辽,位于辽河上游。

        这一番整顿迁徙之后,赤峰、柳城二郡的总人口接近六十万,纯汉族二十余万。

        而剩下那些乌桓,也都被田畴等人拿着《史记索隐》慢慢教化同化,让他们好好种田,认识到自己原本就是大汉子民、是孤竹国之后。

        这些潜移默化的统战工作,总能持续个至少一代人,才能明显见效,急不得。

        另外,为了配合赤峰、柳城二郡的建设,赵云显然必须彻底打通整个辽河流域。而辽河在最东北角的那个拐点,原本去年也还没有正式设置郡县、原本是辽东和高句丽人之间的缓冲争夺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