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墙上古画? (1 / 2)
大学陆续报到了,阿明也拉着母亲前往那个靠海的城市,一系列手续下来,他成了那所学校的一个新生,带着对即将展开的大学生活的期许,傻乎乎的留在了那所一个人的城市。母亲待了没几天,住的不是宾馆,是那种几十块钱一晚的民宿,在城市里的小角落随便开的,那些人把自家房子分割成一块又一块,与各大宾馆争夺生意。
住在这样的旅馆里,自然是不安全的。阿明母亲学着电视里看来的门道,在门把手上倒挂了一个玻璃杯子,还用床头柜顶住门。这样的举措不足为过,旅馆的地点位于城中村,城市是三线城市,城中村设施治安比较差,在阿明看来就跟老家的镇子没有任何分别。唯一有区别的,就是在这里钱流通的比小镇子更为迅速,人们都在想着法子赚钱,有的为了享受,有的为了贴补家用。
阿明刚来的那天,已经是深夜。下了公交,从远处看到学校红光照亮的几个大字:A城大学,他内心充满着激动,一想到明天就可以踏进这所为止奋斗几十年考上的大学,喜悦是挂在脸上的。身旁的母亲也欣慰的笑着,从笑容上看得出,她对儿子这所学校还是比较满意。
接下来要找几个月前在网上订的旅馆,地图显示是在几公里外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深夜公交车早已停运,阿明不得不寻找出租车,刚准备进入城市生活,他还不知道有滴滴这种即时叫车软件,眼睛不停的在空旷的马路上搜索着。他迫切希望从前面开过来一辆舒适的出租车,这样他可以早点和母亲进旅馆休息,毕竟一天的时间都花在坐车前往这座城市上了,要不是现在交通便捷,可以乘坐高铁,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如果坐卧铺大巴,可以晃晃悠悠在路上颠簸三天。阿明庆幸自己上大学的年份刚刚好,赶上了时代飞速发展,省去了时间更长的舟车劳顿。
半个小时过去了,眼看时间临近午夜十二点,困意促使着阿明与母亲走动起来,想着干等也不是一回事,走走碰碰运气。沿着学校门前的大道随意走了一百来米,在一个小区的侧门看见一辆出租车,车主正在车内玩手机,脚架在车窗上,并且伸出窗外,白袜袜子上有些许黑色污渍。
阿明像是看到了救命稻草,将行李放在一边加快脚步向出租车走去。那司机沉浸在自己手机世界中,并没发现有人朝他快速走去。
“你好,可以送我们去这个旅馆吗?”阿明有礼貌的询问。
司机从手机中回过神来,阿明瞟了一眼手机,发现那是一个短视频软件,司机正在有滋有味的观看着。司机先是一愣,随机回过神来关闭了手机,脚迅速从窗户上收回,淡定的回问:“哪个旅馆?”
阿明看了下自己手机,重新确认了酒店名称跟地址,轻松的回答道:
“如家旅馆,地址在五星大道四坊巷33号。”
司机似乎没听明白,一把将阿明的手机拿了过去,盯了半天,大致确认了下方位,将手机还给阿明。
“上车吧,大概知道在哪了。”司机自信地回答。
阿明和母亲上了车,两人坐在后面,母子之间没有交谈。阿明眼睛一直盯着手机,看着车子缓缓驶向目的地。可能是车内气氛有点尴尬,司机打开了音乐,是张惠妹的《听海》。阿明听着熟悉的旋律,不自觉的哼唱起来。一旁的母亲显得非常疲倦,半睁着眼睛。阿明想让司机把音量调小点,但眼看就快到如家旅馆,也就作罢。
下了车,付了事先说好的车费。母亲开始责怪起来,问阿明为什么轻易将手机交给陌生人,而且旅馆的位置为什么这么偏僻。阿明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他知道母亲是担心遇到不测。
阿明母亲身体常年不好,没有正式工作。在家的时候,养养鸡鸭,在菜地里种些菜,还有一头大肥猪,每年靠生仔给家里增加点额外收入。阿明也不知道母亲为什么总用一种消极的态度面对这个社会,她总认为在外面应该处处小心,避免上当受骗。从小到大,阿明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不要太相信一个人。
阿明二十岁不到,对这个社会一知半解,此时的他理解不来母亲口中的人心险恶。面对母亲的埋怨,虽然涨红了脸想说点什么,但还是咽下去了。他不想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与母亲发生不愉快,而且阿明从小到大都是乖巧懂事的,他能从母亲的语气中听到更多的担心。
人初到一个陌生城市,找不到路找不到店的事情时常发生。好不容易达到了旅店周围,要找到旅店又成了一个难题。旅店招牌不起眼,不像大酒店大老远就能看到招牌。这让阿明母亲再次紧邹眉头,阿明赶紧打电话联系旅店老板,来回折腾了半小时总算是在一个更偏僻的角落找到了旅店。
两人提着最后一口气到了房间,锁上门,阿明直接摊在床上。
为了节约房费,阿明当时在网上订的是双床房,想着与母亲暂时睡一间房也没什么大不了,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前台被老板告知预定的双床房其实是大床房,阿明当时就不乐意了,与老板理论了半天,最后被告知是双床房没房间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