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徐州局部动荡
一路打打野,刷刷怪,谈理想,画大饼,平淡无奇,却也不失为一番乐趣。一路走来,也见了不少饿死鬼,并不奇怪,这些农民要么饿死,要么抢劫食物,灵帝的耳朵丝毫听不到这样的声音,十常侍的双手堵着了灵帝的两个耳孔,就算他们不动手堵着,灵帝老儿也应该会自己堵着一个吧,毕竟卖官来钱超快,自己过得这么逍遥自在,谁能管得着呢。开心了,就大赦天下,一年两三次不很正常嘛,不然光靠正经途径,买官人哪能凑得齐钱。
但有些盗贼可不这么想,我谁的都敢抢,抓抓放放的,也只是受点短暂的皮肉之苦而已。这不,就有一伙毛贼盯着了赵咨的家。赵咨又是何许人也,东郡燕人。赵咨少年时期就死了父亲,因有孝行而被州郡推举为孝廉。因与宦官合不来,以病推辞大官职位不到任,皇上下诏急切责备,州郡官员以礼相送,前后多次,不得已才去应召。这年,被封为东海相。别看是一相过,却清贫的很。
是夜,盗贼到赵咨家抢劫,赵咨害怕惊吓了母亲,于是先到门口迎接强盗,接着要求给他们准备饭食并道歉说:“老母亲已年届八十,生病需要体养,家中贫困,无隔夜之粮,请求稍微留下点衣服粮食。”妻子儿女和其他物品,全都没有提出要求。强盗都惭愧叹息,跪下告辞说:“我们太无理了,真不该侵扰贤良。”说完都跑出门去,赵咨追出去送给他们东西,但没有赶上。碰缺遇到过路的郭嘉一行人,看到郭嘉身后不远处那一对兵马,误以为这就是那货贼人的头头。郭嘉好一番解释才化解了这一误会,并好言说道:“赵相,您别看他们表面惭愧,内心可不定是怎样想的,说不定还会觉得您好欺负,过几日再来也有可能。是,他们原本也属于贫困农民出身,不得以才落草为寇,但既然他们走到了这一步,那他们就得负起这一后果。要么,您能把他们全部招安,为您国一方百姓。您说对吧。”
“你这人想法很有问题,我如此对待他们,怎会被他们记恨。小孩子别捣乱,你带这么多人赶路,是想落草为寇还是怎地,赶紧散了散了,各回各家。”
“哎呦赵相,要不咱打个赌如何,不出十天,他们保准再来,信也不信。”
“小孩子习性,动不动就打赌,打什么赌,散了散了。”
。。。
东海相治所,郯,也是刺史的徐州治所(原史中,徐州牧陶谦为躲避曹操迁治下邳)。郭嘉决定住几天观察下,这几个小盗贼倒入不了他的眼。生逢乱世,为官清廉者又有几人,虽说赵咨今年有四十多了,再折腾个十来年应该没什么问题吧,而且他的人脉关系也是不少。
一日、两日、三日。。。九日,一直没有动静。驿馆内,郭嘉望着窗外,右手边不远处就是赵咨的家,驿馆前这条路,是通往县衙的必经之路,九天过去了,好像也没发现什么异常。殊不知,这九日的街上,可比往常要热闹的多。
这天,一驾马车从南城门疾驰而入,并在城门旁下车,抓着门吏,喊道“赵太守,赵太守,我的太守啊,你知道赵咨赵太守在哪儿住啊,县衙在哪儿?”门吏看着他一副尊贵官相,不敢怠慢,“大人莫慌,这里没有赵太守,只有赵相,县衙直走,三百米后左拐就到了。我为大人带路。”
“赵相,我终于追上您了,我从荥阳一路追到这里,只为见您一面,非常感谢您的提拔,要没有您,也不会有我的现在啊。”
“曹暠啊,既然为官,尔当一心为民,岂能做这等傻事,我提拔你,也是看在你的才能,若不能让你的才能为百姓服务,我心难安。赶快回去,安心做你的太守。”
。。。
“报,赵相,不好了,贼人来攻城了,黑压压一片,四个城门外都有,少说也有一万人!”
“赵相?赵相?”
“我没事,该来的还是来了,那小家伙,倒有些厉害。贼人从何而来啊?我们县衙只有一千县兵,分受四门有点抓襟见肘啊,快叫门吏关好城门,谈情敌人首脑。叫主簿张治前来见我。对了,救兵救兵,派人向刺史大人求援。”
刺史部,刺史巴祗也知道了现在的情况,但他在一天前,还收到了广陵太守荀昙,下邳太守孙坚,琅琊太守陈遵的求援信息,并把手下的3000号人分别派出去增援,手下已经没人了。看来,这次的贼人是有预谋的。
。。。
“少主,贼人已经围城,我们是否突围出去。”李典、李整二人又开始心潮澎湃了,这么大的阵仗,之前可是从未见过的。
“墨迹,且看他们如何破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