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宁鸣而死 上 (2 / 4)
李文进哈哈大笑:“那是自然,有吕相在,便有我李文进的好处。有我李文进的好处,还能亏了各位好友吗?哈哈哈……”
这时茶点小吃已上齐,婆子烫了几壶桂香上来,又有歌女在旁拨弄琴弦,几个人吵吵嚷嚷高声喧哗起来。
忽然有人大声道:“当今内外官署一万七千多人,宗室之外,旁支、异姓、门客都能封荫做官,冗兵、冗官、冗费空耗国家根本,还有人削尖了脑袋想办法吃空饷、占山头、结交朋党,真是国之不幸,民之不幸,天下之不幸。”
李文进等人一愣,觉得这番话格外刺耳,转头一瞧,说话的正是旁边桌上的中年书生,不由得心中有气。
“照这位先生的意思,科考不做官,却又做什么?当今宰相吕夷简大人为国殚精竭虑,我等门生弟子坐视不理,不去分忧解难,这天下就好治理了?”
中年书生头也不回,继续大声道:“开科取士,有能者居之。倘若上至天子,下至宰相公卿,都本着为国选才,为民选官的本意,自然是好事,自然有好官。有些人靠着攀附权贵,一心只想着功名利禄,实则尸位素餐碌碌无为,就算当了官,也是庸官、冗官,搞不好,还会成为百姓唾骂的狗官!”
几个人“嚯”地站了起来,指着那书生道:“你口中不干不净地骂谁?”
“谁将来做了庸官、冗官、狗官,我便骂谁!”
李文进气得浑身哆嗦,指着那书生道:“好好好,你叫什么名字,我倒想知道,你这满口仁义道德的君子,是何方高人。”
那书生站起身,冲几个人浅浅一揖,朗声道:“在下范希文,在应天府书院谋个教席的差事,满口仁义道德谈不上,但执教为国,不敢误人子弟,一点小小的忧国忧民之心还是有的。”
范希文三个字一出口,酒楼大堂上倒是有一半的人“哦”了一声,伍拾玖心头一震,心想,好巧,竟然在这里遇到历史名人范仲淹。
中年书生正是北宋大家范仲淹(字希文),晏殊在应天府任职时,力邀他主持应天府书院,天下学校,由此而兴,应天府书院因此出了很多人才。此时的范仲淹早已名满天下,就连皇帝赵祯都钟爱他的文章和才华。
李文进等人一听范仲淹自报名号,顿时矮了半截,只觉得说话都没了底气,在这位国学大儒面前,自己那点墨水,还是别拿出来丢人现眼。于是匆匆结了酒钱,悻悻然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