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80 时间与武力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节80 时间与武力 (1 / 2)
        “滴答,滴答……”

        在发条的驱动下,“航海钟”那复杂的齿轮系统正在有条不紊的转动着,记录着时间的流逝,也记录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在现代,时间这个词似乎已经从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建立起了一个固定的概念,仿佛一天、一小时、一分钟……这就是时间。

        然而时间究竟是什么,也许很少有人去查它的标准概念……如果去查的话会发现,科学家对于时间概念定义非常复杂,又是什么铯原子、又是什么超精细能阶跃迁对应的辐射周期什么的巴拉巴拉一大堆难懂的概念。

        其实时间的概念很简单,它就是是描述物质的运动过程的一个参数……是的。时间不是小时、不是分钟、更不是秒!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用来标记物质运动的“尺”,而“小时、分钟”是时间的单位,却不是时间本身。

        从古至今,如何标记时间这个参数的概念是不断变化的,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变得更精细化。

        人类对于时间最早的认知来自太阳,太阳升起、太阳落下……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在这个时期,时间的概念非常模糊。除了比较好计算的“天”之外,只能用晨、午、昏、夜来粗略的区分一天的时间。

        而当日冕发明之后。。“天”的概念就精细化了,不再是简单的早晨、中午、黄昏、夜晚,人们根据一天中太阳的不同位置来将“天”的概念划分为12个时辰。

        在这个阶段,天、时辰的概念变得比较清晰了,但是在时辰以下则被简单而又模糊的分成了“刻”,一个时辰八刻,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

        随着地理大发现以及天文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是个不断自传的球体,而地球则在围绕着太阳转动……

        这一时期,“天”的概念又变得模糊起来——究竟是地球自传360度叫做一天呢?还是太阳两次经过最高点的间隔为一天?又或者地球绕太阳一周时间的365分之1为一天?

        而事实上地球自转速度并不稳定。香两岸。会因为其他星体的引力牵引而产生变化。

        而太阳两次经过一天最高点的时间被称为“真太阳日”,是由观测得来的,由于地球公转轨道为椭圆形国道,所以公转速度并不均匀,最长真太阳日和最短真太阳日相差约51秒,因此并不能直接作为计算时间的参数。

        也正是由于真正的一“天”的概念不够精确,时间有长有短,所以在天文学中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科学家们假设了一个恒星系统,并且其中假设的太阳称为“平太阳”,而将“平太阳”两次经过中天最高点的时间成为“平太阳日”。

        这样,现代的时间参数就这样被确定下来了……而直到现代所使用的时间参数中,“一天”一般都指的是一个“平太阳日”。所以最终我们所熟悉的时、分、秒的概念,都是来自于世界度量衡标准会议所规定的标准——既1900年为平均太阳年,而一个平太阳年的31556925.9747分之一为1秒。

        早在时间的标准确立之前,航行在大海上的人们如何确定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