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新朝制度初定 (2 / 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1章 新朝制度初定 (2 / 7)
        至于文武官员服饰嘛,由于之前先帝赵构时期便听从浩成的建议将全国的军制,官制改为明代官制,军制。浩成成立新朝又将此制度更为完善,包括品级,官员服饰也基本上承袭明代官员服饰标准。

        锦衣卫仍然是飞鱼服、绣春刀配置,当然这一切也是由**对明代的服饰颇有研究,加之浩成穿越之前就曾为教育机构的市场人员到大学招留学生,特别是与学服装设计的学生打得交道居多,所以互补不足,丰富了浩成对明代服饰的知识补充,新朝除了百姓的衣服没有大的改动之外,其余的基本上照搬明代服饰。

        至于甲胄嘛,中国甲胄经过先秦的发轫,秦汉的初成,南北朝的革新,隋唐时期的大成,宋代的巅峰。而宋代的胄甲,大体继承晚唐五代的服式略有变化。

        甲胄在承袭唐朝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革新,工艺考究,形制统一,说是艺术品也不为过。在外观和审美上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换言之唐宋朝盔甲基本结构相同,在结构划分上属同一类盔甲,属于典型的汉甲,也是最符合我们认知的古代中国盔甲,代表着汉甲的最高峰。

        北宋初年的铠甲,据《宋史·兵志》记载,有金装甲、连锁甲、锁子甲、黑漆顺水山子铁甲、明光细网甲等多种铁甲;还有一种以皮革作甲片,上附薄铜或铁片制成的较轻便的软甲。主要铠甲为乌锤甲、朱漆山文甲、黑漆顺水山文甲、金漆铁甲为主。

        乌锤甲在唐朝即被记录在《唐六典》之中,是唐十三铠之一,因其甲片似小锤得名,被宋沿用。唐宋的甲胄有个特点就是有袍肚,唐朝被称为抱肚。头盔是凤翅兜鍪,自带护肩。整体形制将腿裙与前胸后背连接为一体。

        朱漆山文甲:山文甲同乌锤甲一样,也是承袭自唐朝的甲胄,名气比乌锤甲更大,同明光铠一起成为汉甲典范的代表,配备的头盔也是凤翅兜鍪,区别是凤翅更大,护腹处还有兽首,更为华丽显眼。胸背腹腿同样连成整体,胸甲分为左右两片。

        黑漆顺水山文甲:形制与唐代山文甲基本相同,这款兜鍪与上面略有不同,两边凤翅略小,但兜鍪上镶嵌着精美的花纹,相当漂亮,整体看更为紧凑,将领佩戴显得很精神。甲片也有差异,呈十字形编缀。

        金漆铁甲相比前面几款甲胄要简化了不少,肩部和护腹处没有了兽首,看上去气势要弱了许多,区别最明显的地方是头盔,铜盔形如凉帽,与凤翅盔风格差异明显。

        新朝军队普通士兵,可以广泛大量地使用锁子甲,须知在唐代还要靠西域进贡的锁子甲。如今浩成广开海路,以及大量发展贸易,来了不少西域商人,加之燕地原本军工业就极其发达,所以新朝可以批量制造。

        总而言之,新朝的铠甲基本上不变,最重要的一点,务必做到每个普通士兵皆有精良的铠甲。(当然个别高级将领对铠甲要特殊要求外)

        至于军队制度这块基本变化不大,只不过将燕军的班,排,连,营,团,旅,军制度推广全国。只不过将“节度使”这一职位升为军长之上,类似与后世的军区司令,当然新朝的节度使军管军不管民,除非有特殊任命,说白了就是职能不变,名称改变,方便军队指挥。

        至于军衔这块,中国自古就有,比如明代的武散阶(共计30阶),以及勋级中的文勋十级、武勋十二阶,以及爵位等都有对应的品级(一到九,数字越小品级越高,地位越高)。

        比如排长、副排长军衔为六品与从六品,可授忠显校尉,忠武校尉,云骑尉,武骑尉。以此类推,班长不设军衔。再往上就是伯爵、侯爵、公爵、王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