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英雄对决 不相伯仲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5章 英雄对决 不相伯仲 (1 / 4)
        上章说到浩成决定采用罗鸿之计,发挥燕军精骑兵和大炮队的优势,对城外的岳家军发动攻击。

        第二日凌晨天刚亮,讲武城三门的燕军骑兵尽出,南门是以三千营骑兵为主的第二军,而东西两门是以关宁骑兵为主的第三军,紧随第二军后面的是燕军的炮兵师。

        而这边岳飞得知讲武城内的燕军开始行动,岳飞立马组织部队全面压上。岳家军分为前军、后军、左军、右军、中军、游奕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水军和背嵬军等十二军。这十二支队伍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的亲随军“背嵬军”。

        在南宋初年的各路驻屯大军中,唯有岳家军和韩家军有背嵬军的编制。“背嵬军”这个名称最先被韩家军使用。韩世忠首先在自己的韩家军中设立背嵬军作为自己的亲军。岳家军背嵬军的编制是仿照韩家军编制而来。

        “背嵬”一词是党项西夏语的音译,也有的史籍上写成“背峞”。“峞”有酒瓶之意,大将的酒瓶必然是由亲信士卒背负,因此,背嵬军便引申为大将的亲军之意。背嵬士卒的选拔是极其严格的:军中进行军士技能比武的时候,将胜出的士卒登记在册。一旦旗头和押队一类的低级军官阵亡,则迅速以这些优秀士兵补充进去。

        这些被登记了的勇卒之间也会经过多次选拔并决出优胜者来,一旦各级将官有伤亡需要补缺,则再从这些优胜者中进行选拔。这些人都有可能进入背嵬军。但凡进入背嵬军编制的士卒便享受到与岳家军各级统制相同的尊重,犒赏也异常丰厚。

        因此,这支背嵬军颇具有战斗力,每每战事胶着之时,岳家军必定投入背嵬军打开局面,每仗必胜。所以在战事最激烈的时候,背嵬军往往被用作为突击队或敢死队使用。这是一支由岳飞的长子岳云、狄雷、何元庆、严成方四人所带领的精锐的骑兵队伍,战斗力十分强悍,毫不夸张的说背嵬军是岳家军的灵魂所在。根据编制“背嵬军”原有八千人,经过当年抗金剿匪得战役中,岳飞通过缴获的战马以及朝廷配给,背嵬军发展至骑兵十万人。

        前军:前军原来由张宪将军统领,当年张宪战死后,前军由火山王杨再兴统领,副将王俊。但王俊在军中颇无人缘,从并入岳家军之后便没多少战功,因而无法因功升迁,但是王俊很会打小报告。岳家军中,王俊是难得一大恶人。也正因为如此,当年张宪以及杨再兴对王俊很是不满,王俊与两任前军统领皆关系不好。

        右军:右军是岳家军组建比较早的部队。原是岳飞战友扈成所统辖的旧部,现由扈成手下统领庞荣担任右军统领。

        中军:中军原为王贵为统领,副将郝晸。王贵与张宪一样,加入岳家军时间较早。且是岳飞儿时的伙伴,王贵也是岳飞恩人王员外的孩子。王贵死后,由开平王高宠统领,而副将郝晸与王俊同一时期并入岳家军,都是岳家军中最不坚定者。郝晸为人嗜杀,颇好财。

        左军:左军统领原为牛皋。牛皋战死后由陆文龙统领左军。

        后军:后军统领关铃,副将王经。

        踏白军:我国唐宋时期的侦察兵叫“踏白”,担任侦察的部队叫“踏白军”。参加“踏白军”的是一些精明强悍、智勇双全的人。如五代后梁的李思安善于使用飞矛,作战时如鹰飞风卷,可以在万人之中擒获敌人,出入自由,如入无人之境,因自恃勇猛,敢于夸口,在敌方中很有威慑力。

        梁太祖朱温利用他所长,让他去攻打擒拿。由于李思安有勇有谋,后被任命为踏白将。“踏白”的任务是一、搜索探路,防止敌人设伏。二、查明敌情。三、军事突袭。踏白军统领原为董先,董先战死后由李兴统领,李兴原为河南府兵马钤辖,知河南府。之后岳飞奏乞李兴归隶岳家军,朝廷诏允。

        选锋军:由李道统领,副统制胡清。选锋军也是采用了比较好听的名字“选锋”。下面的胜捷军和破敌军也是同一用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