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九回:妖书案扰乱顺天府,沈一贯借机 (2 / 3)
郑贵妃说道:“京城中有此能力者可是大有人在,阁臣深为皇上器重倚仗,即便这三人也有立皇长子之意也绝不会去有损皇上圣名,扰乱后宫。京中主谋究竟是何人我也不知,但我知必跟几人有关联。”
郑承恩及郑国泰忙问与何人有关?郑贵妃答道:“在吕坤上疏《天下安危疏》后,是戴士衡率先以《闺范图说》上疏弹劾,在他被令外调不过数日之内,这妖书便惊现京师,其中内容与戴士衡所言何等一致!而且此时他仍未离开京师,怎么会与他没有关联?而在戴士衡之前,全椒知县樊玉衡也上疏请立皇长子,言辞激烈,指斥于我,其所言内容于妖书中亦有出现,由此可见此二人必与妖书大有关联,只要严刑拷问便能查出幕后主使。”
郑承恩及郑国泰二人还是觉得仅凭此推断是否不妥,郑贵妃说道:“只要有线索便应立即追查,尽快拿住元凶首恶,平息此事,绝不可拖延日久后患无穷,我现在便去告诉皇上,让锦衣卫立刻秘密捉拿!”
时李太后忽然急召万历帝及郑贵妃入慈宁宫,王恭妃及朱常洛随侍在太后身边,万历帝及郑贵妃跪请问安。李太后说道:“哀家近闻有妖书作乱,妄言国本,扰乱宫廷。皇上,哀家对册立的态度你再清楚不过,哀家不愿为此事对你多加督促,恭妃与贵妃之间哀家也不想多管,这颐养天年可不想被打扰了清静。但也绝不允许外臣乃至民间百姓对宫廷之事国本之争随意谈论,歪曲事实!皇家的颜面因此荡然无存!”
万历帝劝道:“母后息怒,此事儿臣也十分震怒,已密令锦衣卫暗查此事,儿臣定在这几日内便平息妖书案,令天下释疑,还皇室清白。”李太后说道:“那就好,哀家再说一句,外面人心惶惶,天家已遭诽谤,此事郑贵妃正处风口浪尖,要洗冤。但最好不要有人将妖书案怀疑到恭妃的身上,若为外臣指使,皇上去处置,宫中有借机作乱者,哀家定不轻饶。”万历领命告退,郑贵妃也随即告退随万历而去,途中将自己所猜尽数告知于万历,万历帝深以为然。
在此时内阁赵志皋及阁臣沈一贯也在到处奔走,安抚群臣尽力辟谣,但群臣并不认同,内阁与百官之间争辩激烈。而沈一贯密邀锦衣卫指挥同知李如桢相会,李如桢问沈一贯有何事相谈。沈一贯说道:“锦衣卫暗查妖书案,特来协助。”
李如桢起疑:“此事为皇上密旨,为锦衣卫绝密,沈阁老从何得知?”沈一贯说道:“妖书案涉及郑贵妃,皇上怎么会公开查实,自然会令锦衣卫暗中追查。”
李如桢笑问沈一贯有何指教?沈一贯再言:“李氏一门将门虎子皆为社稷栋梁,此前因杨镐之事,多谢您在皇上面前仗义执言,为我等阁臣免去不白之冤。此情不敢忘。锦衣卫一举一动皆是皇上旨意,内阁处世艰难,还望今后能不吝赐教。今日是为报当日之恩为此特来相助一臂之力。这戴士衡上疏弹劾冤屈吕坤,就在戴士衡即将外调之际,这妖书惊现,其中内容与戴士衡所言极为相似,想来定与他难脱关系,审问戴士衡必有突破。”
李如桢笑答:“阁老所言,皇上早已想到,不仅戴士衡,还有全椒知县樊玉衡也有极大嫌疑,锦衣卫今日便会审讯戴士衡,樊玉衡也将秘密押解进京。阁老虽未能想在皇上前面,但能与皇上一致也可见阁老同样慧眼如炬啊。”
沈一贯笑言不敢与万历并列,再问李如桢对此事如何看法?李如桢答道:“这份《忧危竑议》文采斐然,句句深刻,字字狠辣,忠义之情跃然纸上啊。此事明眼看来是为皇长子发声,但若仅是如此,必将陷皇长子于危难之中,安上结交外臣、图谋不轨、诽谤君父等等罪名,天家父子如若相互猜忌,但凡一点星火便能引得天下动荡。正因如此才会将郑贵妃牵涉其中,便能使皇上有所顾忌,左右为难。此后一旦皇长子获罪,朝堂人心所向,那郑贵妃必将被口诛笔伐难以保全,皇三子也无缘东宫之位。如此一来既维护了皇长子,迎合了百官心意,拉动了京师百姓,又惊动了太后干涉,敲打了郑贵妃及皇三子,且斥责了皇上,自己又能隐藏在暗中置身之外。实在歹毒,我真是好奇究竟是何方高人,恨不能相见。”
沈一贯同样认为有此等心计之人位列朝堂之中却不知为谁,实在令人脊背发凉。若有所思后沈一贯问李如桢可曾怀疑张位?李如桢惊讶沈一贯为何会牵扯张位进入妖书案中?
沈一贯说道:“我也只是一闪念而已,张阁老对停职闲居本就有所不满,我与首辅都曾苦劝开导。而恰恰在妖书现身京师之前两日,本该外调的戴士衡及此次积极上疏响应妖书的言官有部分人都在那两日前往过张阁老府中探问多次,巧合之下不由令人起疑。若张阁老为清白之身还需尽快查明以洗刷冤屈。”
李如桢请问:“张阁老为朝中重臣,内阁次辅,调查内阁可是会引人注目的。沈阁老是怀疑张阁老为此次妖书案的幕后主谋之人么?”沈一贯说道:“老夫可不知京师之中究竟谁为幕后指使,京中官员人人皆有嫌疑包括老夫在内。如何探查自由你们锦衣卫自主。只是此事极为蹊跷,欲查出幕后主使极为困难,而皇上又急切希望即刻平息此案,无奈只能有劳锦衣卫多加劳苦了。张阁老虽高才,但任气好矜,果于自用,又有嫌疑在身,此次若拖延日久,张阁老恐遭诘难。”
李如桢附和:“沈阁老所言极是。内阁为大明中枢,阁老也十分辛劳。”沈一贯说道:“说来惭愧,现次辅居家,首辅患病,内阁中亦只有老夫独力苦撑,凡事难保周全稳妥。皇上日理万机,于宫中不辞辛劳料理天下大事,却总有一些官员自命清高,屡次对皇上横加指责。每想到此处总感有愧皇恩,现在倒有一些云南、湖北、山东、安徽、浙江等籍在京的官员对此嗤之以鼻,愿助皇上匡扶朝纲,得知还有如此忠君护国之臣,老夫也深感慰藉。都是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何谈辛劳。也罢,今言尽于此,祝指挥同知尽快破案以平复人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