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议阻击权栗定稷山,固王京杨镐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回:议阻击权栗定稷山,固王京杨镐 (2 / 3)
        杨镐称赞并询问麻贵意见,麻贵进言:“末将以为稷山确为绝佳战地,可先以炮击击溃敌阵,在敌寇重整队列之前发动突袭使其士气崩乱则有望大胜。但这不过是构想,具体情况还需随机应变,此战事关全局,不可不慎。”

        杨镐下令:“既如此,稷山之战就请提督与都元帅多加费心,务必大胜。以防万一,我将组织朝鲜固防王京,京畿重地乃全国民心及军心所在,绝不能陷于敌手。还请领相能助我一臂之力。”众人领命。

        柳成龙会去后召开备边司会议与同僚共议军粮说道:“军粮马料目前暂无问题,问题在于若长期作战则很难筹措。因全罗道失守,军粮也因此渐难,再重夺全罗道之前还需设法缓解。”

        众人也在苦思良策,正商谈间,此前被罢黜的前领议政李山海突然归来,现为领敦宁府事。柳成龙心中一惊,不知李山海为何出现。双方互道问安之后柳成龙问道:“鹅溪大人,再次见到您实在是倍感高兴,您的女婿李德馨这些年来对国事尽心尽力,想必您也是知道的。只是您今日为何到此?”

        李山海说道:“主上似乎认为这个国家有些太不像样了,所以又重新召我回朝。领相,听说三年前你就已经预料到倭寇将再次入侵,早已开始防备并对国政改革,但真的做过防备么?做过防备倭寇又怎会如此长驱直入呢?水军瓦解,城池失陷,全罗、忠清被敌所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有关水军瓦解一事李德馨欲为柳成龙辩解,被李山海喝退。又对柳成龙说道:“我对领相寄予期望,身在家中却听到的都是令人难过的事情。改革招来反目,朝廷失和不能一心,加上国难又至,连我也无法再安心居家。”

        柳成龙见李山海归来便行责问,想来定是朝鲜王之意,便答道:“我也知两班及士绅对我极为不满,无非是因为损害了他们的权益,无论改革最后结果如何,该退之时我自会退去,但至少也在战乱之后,倭寇猖獗,尽数驱逐歼灭,身为领议政我责无旁贷。”

        李山海指责柳成龙傲慢自大,自认为只有他一人能引领朝廷平定倭乱,李恒福虽也为柳成龙申辩,但李山海同样不屑一顾:“真不知领相的竭尽全力是不是能得到好结果?在稷山若不能击退倭寇该当如何?倭寇渐渐逼近,就不谴责没有做好防备的自己?到时倭寇兵临王京,领相又会谏阻播迁吧。”

        柳成龙坚称定能在稷山挡住倭寇,李山海见柳成龙目光坚决,便自言将拭目以待。李山海离开后,柳成龙等人对稷山之战也无十足把握,心中同样多有忧虑,更希望苍天眷顾。

        朝鲜王李昖接见李山海,李昖紧握李山海双手念到:“能应召而来实在是太好了,因为只相信现在的朝廷大臣太令寡人不安,以你的经验和智慧再辅佐寡人吧”李山海感动并问道:“现在战争有明军统筹,殿下是否在担忧战乱过后的朝廷该如何处置?”李昖放开双手说道:“当然应该未雨绸缪,凡是所有事务都应有专人负责,你可明白寡人之意?”李山海似乎觉出李昖背后之意,敬请李昖放心。

        关于李山海回归朝廷之事很快传遍王京,李恒福也将此事告知西人党的现任首领伊斗寿知晓。伊斗寿不禁感叹党争再起。李恒福说道:“鹅溪大人与领相自从分道扬镳之后,东人分裂南北,鹅溪大人为北人首领,北人们无不欢欣鼓舞,一定会兴风作浪。”

        伊斗寿则并不这么认为:“并非是北人掀起狂风,而是主上引起的风暴,再将扇子递给了北人。主上在西人、南人、北人之中的选择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而此次看来主上意欲选择利用北人来完成一些事情。”

        李恒福惊觉朝鲜王的举动是为针对柳成龙及南人党,伊斗寿称是:“你猜的没错,主上叫鹅溪回归朝廷正是为了国难之后作准备,领相今后恐有大难。我侍候主上已三十年,但主上之心有如九重迷雾,令人难以猜透。”伊斗寿请李恒福多多提醒柳成龙多加小心,李恒福领命。

        为加强汉阳防务,杨镐下令朝鲜士绅百姓一体捐粮,并许以升官免役,要求尽数上报朝鲜军械粮草明细。对此朝鲜两班极力反对,纷纷来到经略衙门指责杨镐擅作主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