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七回:日本部署离间计,朝鲜罢免李舜 (3 / 3)
李昖不愿错过时机,因而下令:“这分明是天赐良机,是朝鲜历代先王们在关照这个国家,立即召开备边司会议部署行动!”李昖下令后,备边司讨论激烈,伊斗寿力主立刻进攻加藤清正,李德馨则担忧为倭寇陷阱,会使水军遭受重创。左议政金应南认为比起朝鲜八道的损失,只要能击溃加藤清正,水军的损失则微不足道。
而右议政李元翼反驳道:“倭寇一部来袭,士气正旺,战力强大,势必恶战,而若是圈套,胜亦是惨胜。若水军遭受重创,濒临崩溃,则等于朝鲜最坚固的防线已经瓦解,则无法抵挡其余倭寇的登陆。因此我亦赞成领相之见,不可贸然出击。”
郑琢也认为李舜臣所统帅的水军战力堪称一半的朝鲜战力,万不可轻易失去。伊斗寿冷笑道:“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李舜臣是朝鲜的唯一守护神啊,如此怯战,贻误战机,倭寇登陆之后又将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本可以将倭寇拦于海上却为何非要让百姓再遭无妄之灾!我们这些人在这里的意义何在?!”
李恒福提议:“可令庆尚右兵使金应寿密切观察倭寇军营,让李舜臣先等待军令。若小西行长所言属实再立刻攻击。”李德馨对此表示赞同。柳成龙则摇头言道:“即便是探查也难令我放心,敌寇若周密部署,必不会轻易让我们探查到实情,但也暂时没有其他的办法,就如此做好了。”于是朝鲜令庆尚道查探敌情。
位于闲山岛的三道水军统制营中,也收到了倭寇即将攻击西生浦,朝廷希望水军出击的指示。同知事裴兴立当即嘲讽朝廷无知:“真是不可理喻,就算倭将之间不和,牺牲水军来结束战争怎么可能,这是明摆的陷阱。”宋希立也认为这应是引诱之计,李舜臣的下属们对此也各执一词,李舜臣说道:“这样的情报当然可以无视,但不能无视主上殿下和朝廷的命令。加藤清正过海应是事实,而主上殿下和朝廷已经倾向这是一次可以一举结束战争的机会。”裴兴立询问若接到出击命令该当如何?李舜臣尚未决定故未予作答。
加藤清正率领第一队已于名护屋出发,小西行长与宗义智打赌李舜臣绝不会出击,宗义智不解为何如此确信?小西行长自信满满,见宗义智满面疑惑,便对其分析道:“因为李舜臣此人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能把握在手的战事绝不出击,而且他太珍惜他将士们的性命,不希望有无谓的牺牲。而我所发出的情报也一定会令他起疑,也会衡量战损和得失,在这个时期他的起疑和衡量便一定会让他最终选择按兵不动,而我的计划也一定会实现。”宗义智恍然大悟。
经庆尚道观察之后确信加藤清正将袭击西生浦,朝廷最终下令李舜臣立刻出击。李舜臣苦思冥想,思虑再三,决定按兵不动。部将担忧违背王令将引火上身,李舜臣依旧坚持不可出击。因此加藤清正轻而易举便拿下了西生浦。
朝鲜王李昖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李舜臣是疯了么?他难道不知道这是绝佳的良机么?他不知道让倭寇登陆西生浦意味着什么吗?都承旨,寡人的命令究竟是否已经向李舜臣明确传达?”都承旨连连称是,李昖愈加愤怒,深感王权已被李舜臣所藐视。
伊斗寿进言:“殿下,李舜臣的骄狂已经出格,他的骄狂会毁掉国家的命运,请下令立刻将李舜臣罢免,押送回京。”左议政金应南附议,郑琢谏道:“殿下,李舜臣是非凡的将领,此事定有隐情,详细调查之后再定罪不迟。”李德馨及李恒福也担忧水军崩溃及利于日军而认为不可轻易处罚李舜臣。右议政李元翼提议可许李舜臣戴罪立功。
伊斗寿怒道:“李舜臣依托赫赫战功,如今已经骄狂到丝毫不理会朝廷的命令,蔑视主上殿下,此事已非初次发生,在那之前也没有响应世子邸下的召唤,擅自在军营举行科举考试,而如今以搜寻倭船为借口收取通行税。李舜臣所犯的种种罪状已经百死莫赎。怎么还能为其开脱罪名!”
郑琢提醒上述诸事都早已被原谅,伊斗寿反驳正因原谅才酿成今日的局面,李昖见领议政柳成龙一言不发,便请这位举荐李舜臣的人谈论看法,柳成龙说道:“殿下,臣比任何人都了解李舜臣的为人,李舜臣绝非屡立战功就会桀骜不驯之人。他怎会不知对抗王命的后果,尽管如此依然抗命不尊说明肯定有比他生命更重要的不可避免的隐情,臣请调查之后再问罪最为妥当。”
朝鲜王李昖最难容忍蔑视王权,其实遭心意已决,冷笑数声道:“寡人对李舜臣的了解现在可不少于领相,在他心中已不当寡人为主君,百姓皆奉其为英雄而追随。他错以为自己已是朝鲜的主君!应马上押金李舜臣进京问罪!”李昖说罢,群臣附议必严惩李舜臣之罪。李昖下达王令,罢免李舜臣所有官职,逮捕入京。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