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四回:惩应龙播州割五司,害南兵蓟州 (1 / 3)
惩应龙播州割五司,害南兵蓟州奏兵变
为此前的杨应龙案件,万历二十三年明朝令南京兵部侍郎邢玠为川黔总督再立案,命重庆知府王士琦令杨应龙至綦江听勘。邢玠一行到达重庆后,四川巡抚谭希思与重庆知府王士琦前往相迎。世称邢玠谋略过人,不避辛劳,一心为国,为世人所重。因此当地官员对邢玠的到来非常礼遇。
邢玠与诸位同僚一一见过,相请而入各自落座。邢玠说道:“朝廷令我署理川黔主要只为杨应龙而来,娄山关之变事关重大,朝廷思虑再三,也认为其中必有隐情,但杨应龙于娄山关设伏,其罪不可免,需酌情处置,杨应龙现在何处?”
王士琦答道:“下官已令杨应龙至綦江听勘,只是杨应龙此人不仅能征善战,且性情狡诈,城府极深,巧言善辩,多次逍遥法外。黔蜀多次会勘,已达一致,杨应龙实有大罪,万不可被其蒙蔽。”
邢玠说道:“此事以后再议,我自会审查,此次仅为娄山关之变而来,朝廷也急等回复。”邢玠随即问向随行赞画张国玺、刘一相有何看法?张国玺说道:“属下以为,杨应龙治理播州必有过失及不当行为,朝廷早有明文,播州以土司之法自治。弹劾杨应龙的罪状从未严明查实,且杨应龙行缴纳钱粮、兵援东征以赎过也获朝廷准许。此时川兵主动出兵播州才遭杨应龙击退,即便如此杨应龙也当受罚,而黔蜀是否另有用心也当细查。”
王士琦随即质问:“先生此话何意?难不成是说黔蜀无事生非,肆意挑衅,无端加罪杨应龙么?”赞画刘一相见王士琦情绪激动,便上前劝道:“这不过是一些思路,大尹切勿见怪,且看杨应龙是否认罪悔过再行定夺。”
四川巡抚谭希思示意王士琦落座,不可鼓噪:“不必在此徒争口舌,以实情处置行事即可。凡事自有公论,朝廷也有旨意,我等只需尽职尽责便好。”
邢玠对谭希思问道:“岳南,我听闻你自到任后素以理学治蜀,宽徭薄赋,革除积弊,兴学抚民,天下无不称赞,想必你对播州也已多有了解,你作何看?”
谭希思作答:“杨氏于播州七百年,积功甚大。到杨应龙这一代确实有些妄为,关于弹劾杨应龙之事,我也曾多方查证,播州五司七姓确有受杨应龙欺压。加上此次娄山关之变,理当惩戒。还有贵州一直想将播州划归治下,不知朝廷是否已有旨意?”
邢阶说道:“按旨意,若杨应龙诚心认罪悔过,则革职待命并将播州五司之地划归贵州。若抗拒不从则再请旨剿灭播州杨氏。”谭希思再问:“但王继光兵进播州时,也请贵州兵援合击,但贵州出兵后一直作壁上观,见死不救按兵不动。此事朝廷可有处置?”邢阶答说不知。并请谭希思如有异议直言上奏即可。
而在播州杨应龙也在苦思对策,军师孙时泰献策道:“此事事关大局,不可与朝廷相抗,依我之见,家主不妨自缚请罪,以感天地,但绝不可前往綦江听勘,以免发生不测。选出一些人来当做祸首为娄山关之战抵罪,在捐献金银,采伐良木以悦朝廷,应当无事。”
杨应龙深以为然:“孙先生所言极是,提醒我了,我一时情急反倒想不到这些了。黔蜀垂涎播州,别有用心,屡次寻衅滋事。朝廷对此事摇摆不定,本无意过问,朝廷也正值多事之际,也不想播州生乱,娄山关之战本就有待商榷,只要我主动负荆请罪便有望大事化小,而且宫中一向爱财,必定能渡过此关。还有五司七姓这几年也有些异动,总与黔蜀暗通款曲,只要朝廷那里能过得去,五司也不敢妄动,以后再收拢他们好了。”
孙时泰说道:“正是如此,我想朝廷也该是这样的旨意,我听闻新任川黔总督邢玠也是心思缜密之人,四川和贵州的巡抚也不会为家主美言,即便旨意如同方才所说,家主还需极力表示忠贞为国,悔恨交加之情,请家主速做准备。”杨应龙应允。
杨应龙命其弟杨兆龙在安稳城外跪迎官差。因未见杨应龙便向杨兆龙质问,杨兆龙解释道:“娄山关之事后,应龙久缚渠魁,待罪松坎,所不敢至安稳者,是因安稳多奏民伏兵伺杀。往有明鉴,诚恐中计,故不敢出。使君幸枉车骑临贶松坎,敬布腹心。”
即以五月八日,单骑往松坎。杨应龙果面缚道旁,泣请死罪,膝行前席,叩头流血。请治公馆,执罪人及罚金向廷中捐献。杨应龙泣泪跪陈道:“天子垂询,上差驾临,罪臣播州宣慰使杨应龙罪当万死,罪臣自小便受教诲忠君勤事,自掌播州一来无一日不感皇恩浩荡,无一日不念祖宗辛劳,偶有过失罪臣亦思悔改,播州兴旺全赖皇上如天之德,罪臣不敢贪功。凡朝廷有需效劳,应龙无不竭尽全力,但黔蜀两省不知是何用意,屡次弹劾加罪,罪臣身心俱疲。此次娄山关之事罪臣实属迫不得已,又有下属肆意妄为,误伤官军,此为应龙驭下不严之罪。罪臣不敢至安稳,乃是想起原贵州宣慰使水西土司安国亨,安国亨被诬告谋反,伏罪请降又遭奸人伏击。有前车之鉴,罪臣只得待罪松坎,请大人见谅。罪臣已将祸首渠魁尽数抓捕待朝廷问罪,同时愿纳银四万两并助采良木赎罪,以补己过,以报皇恩。请上差如实回报,罪臣泣血再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