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苦缺粮黑田主撤军,定议和中日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回:苦缺粮黑田主撤军,定议和中日 (2 / 3)
        谁知龙山守将平秀嘉已率三百日兵伏于地势要处,居高临下,连段铁炮阻击,朝鲜军被火力压制,不得前进,明军也受到弹丸射击,多有死伤。李如梅、戚金不甘退败,急令仰发火箭,全数射出,山间因此起火,烟火熏天,火势借风蔓延,日军全力扑救。朝、明联兵趁乱而退。

        次日日军总大将宇喜多秀家急问黑田官兵卫道:“昨夜龙山粮仓遭受火攻,损失如何?”黑田官兵卫答道:“总队长不需惊慌,明国与朝鲜正面佯攻,实为焚烧我军粮,但我早有准备,龙山军粮已妥善存放,也早已令平秀嘉一旦遭遇攻击必守后山,龙山虽遭火烧但军粮无碍。”宇喜多秀家大为称赞。

        黑田官兵卫提议:“但我军军粮仅剩一万四千担,只够两月之用,我军苦于粮运,自釜山至汉阳百里连屯,采樵多阻,又多遭朝鲜袭扰,粮运不至,供给甚艰。石田已上报太阁,另外大军驻守京畿,粮不经耗,久必生乱。而我军虽防守严密,明军亦不可小觑,其往来奔袭,随时可兵加汉阳,我军疲于应对,加之军粮不继,汉阳笼城不能,难以持久,不如退守釜山,驻守下三道,如此军粮无忧,兵力聚集则进退有余。”

        宇喜多秀家反对:“官兵卫你怎能提议退兵,我军按你之策集结京畿,防备得当,明军不能轻进正是等待战机向北反击歼灭明军之际,退守釜山如何服众?军粮之事太阁殿下必有妥善解决之法,且若擅自退兵太阁殿下必将震怒,你如何担待!”

        黑田官兵卫怒道:“宇喜多秀家!不可固执!此一时彼一时,军粮不继即便太阁殿下有妙策示下,传至汉阳及实施成效少说也得数月之期,数月之内战况难测,全军疲惫速战尚可,长期对峙如何能守?明军、朝鲜志在汉阳,为收复王京必竭尽全力。继续在此扼守我军必败,为保全军安危必须撤出汉阳,太阁问罪我一力承担。我只担心我军撤兵之时明军将大举追击,难免狼狈。”

        小西行长建议道:“不如与明军议和,商谈条件,由明军来约束朝鲜,以此保障我大军安然撤出汉阳。”黑田官兵卫认为可行。

        时明军赞画袁黄遭京察牵连罢免,袁黄于军中得知不免暗自神伤。宋应昌好言相劝并令刘黄裳将袁黄亲送辽东。朝鲜三道都体察使柳成龙求见宋应昌,请于内室相谈。柳成龙说道:“经略大人,实在惭愧,火攻龙山,倭军早有防备,早已猜到奇袭路线加以阻击,龙山粮仓未能焚毁。”宋应昌听罢忧虑:“如此一来倭军定会将龙山军粮转移他处或严加防守,再攻万难。”

        柳成龙立誓:“大人,龙山军粮未必会转移,即便转移,京畿道间谍四出也能再探查所在,此次失败朝鲜愧疚不已,定会全力以赴,将功折罪。我回去后会再作筹划,必断敌粮草,以便明军收复王京。请大人务必准许。”

        宋应昌答道:“即使我不允许,都体察使还是会自行筹备。也罢,都体察使尽管筹划,如有所需我当助阵。”柳成龙拜谢而后疾驰出营,与朝鲜军会合。

        后日军有议和传信送来,沈惟敬看毕便向宋应昌断言此必倭寇乞降之意。宋应昌反问为何确定?沈惟敬答道:“我军大军压迫,战力凶悍,又有奇袭断粮之举,火光冲天,倭寇疲于奔命,驻守艰难,有此意也不足为奇。”

        宋应昌笑道:“你好似对倭寇极为了解,能知其心事。倭寇狡诈,此不过缓兵之计而已。”沈惟敬劝道:“倭寇即送来书信何不趁机由下官去一探虚实,下官必查探实情,喝令其献降撤兵,且看倭寇反应如何再作回报。”宋应昌应允。

        于是沈惟敬与小西行长再次展开会谈,沈惟敬欲先声夺人:“天兵威震四方,战力之强想必你等皆已知晓,夺平壤,收四道如疾风席卷,碧蹄馆以寡敌众不落下风,陈兵威慑,四处出击使尔等疲惫不堪。如今困守京畿坐以待毙倒不如撤回本土可保性命无虞”

        小西行长坦言:“离开汉阳返回本土,这种提议可很难商谈。”沈惟敬冷眼相向:“反正军粮也已不足,死撑汉阳有何益处?”小西行长又问:“若我军退回本土,能使朝鲜割让下三道于日本么?”

        沈惟敬答:“此事我现在无法答复,大明皇上陛下会作决定。但我可以保证会将你们主君册封为日本王的敕书送至,并且可与大明开展贸易,这已是天恩,应当感怀于心,至于割地一事尚需请旨。”

        小西行长极为不悦:“什么?你以为我们在朝鲜死战至今只是为了得到这些这些赏物么?!”沈惟敬斥道:“总好过全军覆没!”小西行长拍案大怒,两人会谈一时僵化。

        沈惟敬着实担心有杀身之祸,思忖片刻说道:“现在不如我们互相坦诚一些好了,我也不希望继续战争,即便将你们全部歼灭,最终也只是将朝鲜土地还给朝鲜王而已。大明除了朝鲜的谢恩和些许粮饷供应,除此之外毫无所得。据我所知,你们的情况也十分窘迫,粮草所剩无几,集结军力却寸步难行,饱受袭扰,疲惫不堪。这场万难胜利的战争如果是被你们主君强迫而来,那更应就此打住,全身而退返回家乡才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