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阁部相争斗京察,万历借怒助内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八回:阁部相争斗京察,万历借怒助内 (2 / 3)
        至三月时京察结束,内阁议事。赵志皋抱怨:“此次京察内阁所举荐任用之在京官员有不少被罢免,吾弟勤俭,实心用事,竟被查为任官无为,才力不及而罢免。荒唐至极。吏部及督察院究竟想干什么?”

        张位答道:“赵阁老您忘了么,万历二十年壬辰大计外官之时吏部提拔了众多亲信,声势大振后又与内阁在廷推荐奏一事上屡争不休。此次王阁老继任首辅,意图加强内阁之权,使吏部尚书孙鑨倍感压力。所以借着此次京察来削弱内阁在朝势力。”

        赵志皋身体虚弱,更兼急火攻心,不免站立不住扶榻而坐:“如此说真是早有预谋,此次京察孙鑨亲自坐镇,左都御史李世达,吏部考功郎中赵*南星协理,部院合力,还有顾宪成在后助阵。”张位补充道:“不仅如此,京察中孙鑨首先便将自己的外甥吏部吕胤昌、赵*南星姻亲都给事中王三余请奏罢黜,令京师争相称道。”

        王锡爵怒道:“这是假借秉公澄汰、无所徇私之名掩藏结党攻讦之实。按京察惯例吏部督察院主持考察,最终经由内阁上奏。孙鑨、赵*南星等人必是担心不能假公谋私打击内阁,才跳过内阁直接上奏皇上,这才让吏部得逞。”

        赵志皋疑惑:“孙鑨等人不按惯例办事,分明令人起疑,皇上为何还会准奏?”张位略加思索,忽然大悟:“京察大计中阁部之争皇上洞若观火,但即两不相帮又有求必应。依我看只要阁臣择机再提奏请,皇上也会出手相助。”

        王锡爵愤愤不平:“吏部、礼部堂官皆是朝廷重臣,部院百官为吏治支柱,近年来不思为天下民生计,却借此名而结党胡闹。也正因此我才要强阁权、治部院、肃清吏治,安定民生。也正因此急需培植栋梁之才。没想吏部竟然如此不顾大局。也罢,每次京察过后必有拾遗,我等静待消息。”

        果不其然次日言官以拾遗弹劾吏部稽勋司员外郎虞淳熙、兵部职方郎中杨于庭、主事袁黄京察评议不实。吏部尚书孙鑨惊异,赵*南星劝道:“大司徒,虞淳熙是您同乡,更何况部院对虞淳熙、杨于庭、袁黄三人考察结果公正无私,何惧他人言语。”

        顾宪成心觉这应为王锡爵所为,直言道:“或许此并非巧合,而是内阁指使,京察之中奏请罢免了诸多阁臣私人,想必内阁必定大为光火,伺机报复。道貌岸然之徒必使小人伎俩。区区诡计何足挂齿,请大司徒不必担忧。”

        孙鑨说道:“我岂会担忧,只是惊觉言官之中竟还有这等无耻小人,想必应当是受人指使,是否为阁臣暗中指使我不得而知。但吏部主持京察但凭公心,同僚蒙冤被参岂能坐视不理,更何况我为京察主持,自然我也当上疏申辩。”

        左都御史李世达道:“如此我也不能推辞,愿与大司徒共同上疏。只是我担心皇上不听我等之言将三人罢免,如何是好?”顾宪成献计:“三人之事,只奏请罢免一人即可。可上疏为虞淳熙、杨于庭申辩,对袁黄则模棱两可,奏请罢免。如此便有所交代,而兵部职方主事袁黄正在朝鲜赞划军务,颇有功劳。皇上重视军国大计,必不会为此而扰乱平倭战事。如此若无意外,三人可保。”

        李世达也表示督察院定会全力保全虞淳熙、杨于庭二人,孙鑨依计行事。当日孙鑨、李世达、赵*南星等人便召集官员上疏为虞淳熙、杨于庭申辩,臣子们上疏不断。万历帝皆留中不批。

        时刑科给事中刘道隆为了迎合内阁,上疏弹劾吏部曲为解说,仅议一袁黄而止,非体。而内阁也借此良机上疏弹劾吏部、督察院专权结党。万历皇帝看罢大笑:“看吧张诚,这帮官员京察时斗,京察后接着斗,想借着朕斗,朕也想借着他们斗。”

        司礼监掌印张诚连声称赞:“主子洞若观火,朝廷大事了然于胸,只是奴婢不明白,这京察百官如此胡闹岂不会有失公允,阻碍主子治世。”万历帝忽然变色:“张诚,你少在朕面前装糊涂,这是欺君!”

        张诚急跪地请罪,万历帝说道:“朕对天下官吏了如指掌,选官任用自在朕心中,朕治罪者必有过,罢免者必无用,提拔者必有才,留任者必有功,还有一些人留下是为将来的离去。阁部相争为争在朝权力,为争在朝势力,孙鑨、赵*南星癸巳京察之中大义灭亲,公正之举令人称快,转眼间就以评议差等,奏请罢免阁臣举荐之人。其余不合格之官员朝野皆认,并无问题。只是朕认为孙鑨在有意为打击内阁势力作掩护,结果欲盖弥彰。王锡爵、赵志皋、张位不会坐视不理,果然,这些奏折就来了。吏部与督察院原本会同考察,为互相监督,现在却同心协力,难免不令人起疑结党营私。再看看,这几天就等着吧,这奏疏天天都得来。”张诚领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