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回:义军触怒朝鲜王,世子拒救临海 (1 / 3)
义军触怒朝鲜王,世子拒救临海君
加藤清正自海汀仓战后一路向北几无抵抗,所到之处守兵皆土崩瓦解,闻风逃窜或自请归降。朝鲜六镇剩余兵力因主力大败,主将下落不明,因而士气低迷,流言四起。分布各城寡不敌众,或遭奇袭或因丧失战意,除被歼灭、击溃和献降之外,其余向西北集结,据守不出,咸镜北道处于一片恐惧之中。咸镜北道因其苦寒偏远,多为流放罪人之地,又多受朝廷盘剥日久,受苦百姓对王室及两班士族深恶痛绝,驻守官员见六镇溃败也各思自保之计,于是留在会宁的朝鲜王子便成了其一致目标。
临海君自入会宁之后每日不思正务,白日耀武扬威,入夜只顾作乐。当夜临海君正在沉睡,会宁府使鞠景仁率一班衙役及众多百姓闯入王子居所,杀散卫兵,直冲至临海君榻前。临海君被骚乱惊醒,眼见被围,厉声叫骂:“胆大妄为!难道不知我为何人?!我为当今大王子临海君!胆敢不敬定将尔等扒皮抽筋,死无全尸!”
鞠景仁骂道:“休得猖狂!你临海君威名天下谁人不知!暴虐成性、狂妄自大、不学无术、骄奢淫逸,所到之处无不鸡犬不宁!天下百姓皆愿生啖你肉!眼下咸镜道将被倭寇蹂躏,不如将你这无德王子上交倭军,以换我等性命!”临海君见威慑不成,连连求饶,鞠景仁不听,令人绑缚临海君及顺和君待命。
至七月二十三日加藤清正抵达会宁城前,鞠景仁率众开城献降,并献上临海君、顺和君及从臣金贵荣、黄庭彧、黄赫、李瑛、稳城府使李铢、镜城判官李宏业等二十余人。加藤清正受降并令好生款待王子及其从臣,对不降之人格杀勿论。日军向咸镜道传令,凡顺降之民一律不杀,凡捕获逃亡官员来献者必有重赏。随即咸镜道内,百姓争先恐后搜寻抓捕逃亡官兵,咸镜南道兵使李浑被百姓袭杀,割取首级送至会宁领赏,咸镜道监司柳永立、咸镜北道兵使韩克諴等皆被先后活捉,绑赴会宁。日军得以平定朝鲜咸镜道。
在朝鲜庆尚道,义军首领郭再佑听闻朝鲜有官军叛徒名为孔撝谦出卖情报,并藏身在一小股日军所驻扎的妓院内。郭再佑趁夜突袭此处,在日军惊魂未定之下将孔撝谦及日军全数斩杀。次日郭再佑率众携带孔撝谦尸首及日军首级前来庆尚监营。营官见孔撝谦尸首说道:“我们也正在抓捕孔撝谦,你们是从何处找到此人?”郭再佑部将沈大承出言讽刺:“官军都找不到的人被我们所获,如此惊讶真是丢人?”营官质问既发现孔撝谦应立即上报官军才是,被义军认为是在抢夺官军功劳。
郭再佑说明来意:“我等不在意此等功劳,只是义军的武器相比人数十分缺乏,想请监察大人分享武库兵器支援义军。”营官则以武库兵器只能分派官军为由拒绝。郭再佑怒道:“国家存亡如风前灯火,能与倭寇作战就是朝鲜的士兵,请告诉监察大人分派武器!”但庆尚道监察不在,营官再次拒绝,郭再佑遂令义军自行搬运武库,营官难以阻拦。
此时庆尚道观察使金睟率部回营,喝令义军停止搬运武库。郭再佑见金睟前来,先行自报家门。金睟说道:“本官听说过你的事绩,颇知兵法,率领义兵四处出击,断粮伏击,偷袭骚扰多有小胜,给倭军也造成了不小的困扰。被称为天降红衣将军。今日一见果然英武,你也是文科及第,应当尊礼守法,怎能不经允许,擅自搬运武库?!”郭再佑说以情势紧急,请金睟允许。
金睟不许,责令国法森严,擅自搬运武库与盗贼同罪。郭再佑大怒:“若是与倭寇拼死作战之人为盗贼,那么一见倭寇便逃之夭夭的大人和官军又当如何称呼?”义军附和,嘲讽官军只需双腿追兔,无需手持兵器。郭再佑又说道:“既然官军无法保护百姓免受倭寇残害,则武库兵器自当交到义军手中,由义军保家卫国。驱逐倭寇。大人如若坚持不许才有顺倭之嫌!”
金睟怒而拔刀相向,郭再佑对此不屑一笑:“国难之际,刀剑应指向倭寇而非百姓,若大人非要与义军战斗,那义军也只能被迫迎战。”义军随即怒目而视,欲与官军决战。金睟语塞,再度喝令义军不交还兵器便上报治罪,郭再佑大怒:“不管你是上报朝廷还是上报倭寇,像你这等懦弱无耻之徒也不配统兵作战。”郭再佑领义军便将武库搬运一空,官军不敢阻拦,金睟急将此事上报义州行在。
朝鲜王李昖听闻郭再佑抢夺武库,召集众臣说道:“即便郭再佑屡立功勋,但抢夺武库,肆意羞辱朝廷观察使与无视寡人有何分别?该当何罪?”左议政伊斗寿进言:“郭再佑抢夺武库却是大罪,但依臣之见,观察使金睟将义军当做盗贼污蔑,不思患难与共才引发此事。臣建议值此国难之际,为顾全大局,请殿下能赏封郭再佑官职,犒赏军备,使官军与义军能同心协力。”
领中枢府事郑澈附议:“正是如此殿下,义军与官军合力定能加快克服国难。”洪汝醇则见李昖不悦,急忙谏言:“义军如此无视官军怎能同心?若给无视官衙的郭再佑赏封官职,官军士气必将低迷,臣认为不可赏封而应处斩郭再佑以儆效尤,彰显朝廷威严。不然各处义军必争相效仿,凭借功劳势力无视朝廷,讨要封赏、肆意抢夺军备之举定会层出不穷。”
伊斗寿怒道:“如今团结一致还不足以能完全阻挡倭寇,你怎能还能出此离散民心之妄言。”朝鲜王李昖却说道:“洪汝醇之言不可一味否定,义军凭借自身的功劳势力无视朝廷法度与以前威胁王室的高丽权民世族有何分别,战争结束后义军便会成为官军,郑汝立事件也将重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