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回:固王位李昖操人心,争朝权龟峰献长 (4 / 4)
李昖待郑澈言毕随即大怒:“寡人如今体脉康健,为何早立世子?谁当册立寡人自有决断,左相此举究竟为何?是光海与你有何交易?还是欲逼寡人退位!”
郑澈大惊,急忙辩道:“殿下,臣与光海君并无交易又怎敢做谋逆之臣,只是确实已到册立国本之时,臣等公议册立光海君较为妥当,故如此方请殿下斟酌,别无他意。此事臣与领相右相意见一致,领相虽身体抱恙但也委托右相向殿下进言。”
李昖旋即质问柳成龙,柳成龙一时闭口不言,李昖怒发冲冠:“寡人问你与领相是否与左相串通一气合谋逼宫!”
柳成龙言:“并无合谋,臣与领相虽听及此言但仍认为为时过早。”李昖随即下旨将二人赶出宫门,并降郑澈为右议政,郑澈由此深恨东人。
万历十九年,赴日通信使历经一年重归朝鲜,李昖命内官译读丰臣秀吉国书,其中直入大明之言令朝鲜君臣惊愕不已。“日本丰臣秀吉,谨答朝鲜国王足下。吾邦诸道,久处分离,废乱纲纪,格阻帝命。秀吉为之愤激,披坚执锐,西讨东伐,以数年之间,而定六十余国。秀吉鄙人也,然当其在胎,母梦日入怀,占者曰:'日光所临,莫不透彻,壮岁必耀武八表。'是故战必胜,攻必取。今海内既治,民富财足,帝京之盛,前古无比。夫人之居世,自古不满百岁,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尽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是秀吉宿志也。凡海外诸藩,役至者皆在所不释。贵国先修使币,帝甚嘉之。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会军营,以为我前导。”
郑澈上奏道:“国书所言毫无礼数,直入大明欲侵上国,区区小国狂妄自大,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伊斗寿言道:“竟命我等需至倭国军营迎接,供需补给,引路入明,此分明为欲挟持朝鲜共攻明国。”西人竞相赞同。
李山海对此则持不同意见,李山海言道:“右相敏感多疑,倭国狭小,怎敢以卵击石?此国书之言依臣所见乃欲效仿朝鲜朝贡明国,陆路入明需我等引路无可厚非。”
吏曹参判李德馨等东人亦随声附和。李昖命通信使陈奏赴日探查结果,通信正使黄允吉上奏:“日本国王数百年间形同傀儡,国内朝政由权臣把持,如今日本关白丰臣秀吉代行王权,臣观此人神情尽透杀机,接待我等通信使甚为傲慢,秀吉下属如虎豹豺狼,以杀戮为乐,言谈举止欲昭显武力。国书中疑点甚多,臣判断倭国应有大举征伐朝鲜、明国之意。”
通信副使金诚一上奏道:“国书最初傲慢无礼,臣等多次相争迫其修正其中词汇,但倭国总虚以应对。据臣观察正使大人所言皆倭国虚张声势,但凡大兵入侵必先隐藏意图,暗自筹备,松懈对方守备,大张旗鼓唯恐天下不知不过是寻求谈判优势的手段而已,臣断定倭国无入侵之意,正使大人已被惊吓,归国后仍不思谨言慎行,妄言倭寇将侵,以致下三道百姓争相北逃,人心惶惶难以收拾。”黄允吉与金诚一仍各抒己见,引发朝堂论战,李昖喝止,诏令倭变造谣者一律抓捕,逃亡百姓尽数遣返原籍,于南岸修筑城池整顿军备以备不测。
旬月后,对马岛主宗义智及景辙玄苏来访朝鲜再次奉上国书,柳成龙不解,玄苏言道:“之前所呈国书,我等深感有诸多误会,其书中用词并非关白本意,此次关白已重新书写国书,万望贵国莫要曲解关白之意。”
宗义智补充道:“关白大人诚恳无比,欲与贵国和睦之情及借道上供明国之意无比期盼,请大人上奏大王,接纳关白大人情谊。也正因关白大人极为恳切,若被拒绝定会发动战争。”
金诚一说道:“无礼之徒,什么期盼恳切,尽是战乱威胁,即便拒绝也是理所当然。”在宗义智再三恳求之下柳成龙答应向朝鲜王呈交国书。
李昖看罢国书甚为愤懑:“前封国书傲慢无礼欲行相侵,使我国民心离乱,现又言辞恳切,嘲弄寡人否?禽兽小国安敢戏弄礼仪之邦!自不量力可笑至极!若倭国胆敢入侵,寡人当效仿世宗亲征,踏平倭境,生擒秀吉!”随后便将国书烧毁。并命以国书回复,内容傲慢,言辞犀利,密封完备后交付宗义智带回。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