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行动目标:奉天城 (1 / 3)
1931年9月18日下午,万里无云,金色的太阳将万道金光洒向黝黑的大地。在金色的光芒下,黑土地上生长的各类植物:野草、树木、庄稼都静静地矗立着并微微地显露出金黄的颜色。一阵微风吹过来,推动树木和庄稼的枝叶轻轻摇晃。在这片土地上又辛苦劳作了一年的人们都知道:收获金色果实的时候就要来到了。
一条铁路,长龙般横亘在广阔的原野上,两根黑色的铁轨彷佛是长龙的“筋骨”。“筋骨”的顶面,闪烁着一道道白光。它们向前伸展着、伸展着,最后消失在长满野草、树木、庄稼的黝黑大地中。
从铁路的远端,走来一队人马。他们侧迎着阳光,沿着铁路不紧不慢地向前走着。这队人马,有二十来个人,大部分都是日军士兵。他们扛着枪,排成两列纵队走在铁路路基上面。在日军队伍中,有三名军官。军衔最高的一位军官挂着中佐军衔,他名叫石原莞尔,是日本关东军参谋本部的参谋。其余两位军官一位是大尉军衔,一位是少尉军衔。他俩都是驻扎在附近日本关东军所属的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的军官。
在这支队伍中还有三个中国老百姓。他们都是这伙日军刚刚在驻扎地附近找来的搬运工。他们每人都拿着一个箱子:一个人拿的箱子虽然大些但是分量稍轻,所以看他拿的样子就显得很轻松;另外两个人拿的箱子虽然体积小一些,但重量要比大箱子重,所以,这俩人拿着箱子就显得有点费力。
一个拿小箱子的人用一只手抽出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水、看了看旁边拿大箱子的人,又看看远方,然后转头对另一个拿小箱子的人小声问道:“你估摸着还得走多远?”
“那谁知道?”另一个人小声回答。
第一个人小声嘟囔道:“早知道要走这么远的路,咱多要俩钱好了。”
“可不是,这远道无轻载。别说你俩累,连我都觉得有点累了。”拿大箱子的人也小声嘟囔。
“呜——呜——”一列火车从身后开来。司机看到有人在铁路上走,远远地就叫了两声。
走在铁路上的人听到火车的叫声都纷纷回头看了看。走在队伍前面的石原莞尔中佐和大尉军官也朝后面看了看。大尉军官做了一个下路基的手势。看到大尉军官的这个动作,这一队人马纷纷走下路基,然后变成一列纵队继续前行。不一会儿,火车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很快又消失在铁路长龙的另一端。待火车开过去以后,走在路基下面的人又重新走到路基上面,他们变回成两列纵队,继续往前走。
他们又走了一段路,石原莞尔中佐停住了脚步。他身旁的大尉军官朝身后做了个手势。整个队伍就都停下了。石原莞尔中佐举起望远镜,向铁路两侧看了看。望远镜里,他清楚地看到了离铁路旁边不很远地方的一处树林。这片树林不大,只有六七排树木。它们是围绕着一堵墙栽植的。这围墙是东北边防军第7旅驻地——北大营的围墙。在这围墙的后面,就是东北边防军第7旅的营房了。中佐军官举着望远镜再顺着铁路向前看了看,镜头里面出现了一处房子——这是南满铁路柳条湖车站的所在地。
石原莞尔中佐拿出怀表,看了看时间,然后冲大尉军官点点头。大尉军官心领神会。他冲中佐军官也点点头,然后立刻叫两个拿着重箱子的中国人放下箱子并指示少尉军官带着四名士兵留在原地。他自己以及其他人则随着中佐军官继续沿铁路南下向柳条湖车站走去。这伙人刚走不远,少尉军官就命令留下的四个士兵在铁路路基上挖坑。
旅顺,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在一间大屋子里,一位中将军官和三位少将、三位大佐军官在屋子里看挂在墙上的地图。这是一张奉天城的军用大地图,地图上标有东北军各个军事机关的所在。还有一些箭头和符号画在上面。中将军官和几个少将军官、大佐军官不时用手对着地图指指点点,互相交流几句。
这位中将军官,就是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
本庄繁看着地图,又转身来到一处沙盘前面。这是奉天城的沙盘。里面各个军事机关的位置都被标明了。本庄繁中将看了一小会儿沙盘。他一言不发走出了房间,在走廊走几步推开一扇门走了进去。这是他这个司令官专用的办公室。
旅顺一个军用机场的停机坪边上,一个大佐军官、一个少佐军官和一名中尉军官站在那里。大佐军官名叫板垣征四郎,是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参谋本部的一个高级参谋。其余两位也是关东军司令部的军官。他们刚刚从停机坪边上的大楼里走到这里来。在他们身后,两辆轿车从远处开过来,在离他们不太远的地方停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