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 建厂与销售策划 (1 / 2)
“......我宣布东莞汉唐风行服装厂现在正式投产。”
张绍平站在厂房前,意气风发,郑重宣布。
一卷小作坊pao仗,稀疏的掌声,哦,还有一群围观的村民,这便是张绍平工厂的投产典礼。
这是东莞,未来的制造业大都市,而张绍平来到了这里,建了工厂。
板砖单卡收录机刮起的风暴肆lue了六月,继续在七月达到空前的高cháo,大大小小的贸易公司为之疯狂。这抢GOU的势头十分迅猛,大有进多少货,就消化多少的肚量。
但bao括张绍平在nei的许多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这玩意的市场消化已经到顶点了,开始减缓并滑落。
这时,张绍平已经赚得盘满钵满,纯获利近150万元**。
东莞紧挨着深圳,但招商引资方面却微得很,远远比不上深圳的巨额数量。毕竟总设计师的首次南巡还没开始,zhōngyāng的政策还没有个定调,除了深圳几个特区外,大陆的其它地方根本没几个人敢去碰触。
张绍平作为后世人,对华夏大地的发展前途、未来命运有着比任何人都更为清晰的认知。虽然过程颠颠簸簸、几经bo折,但最后终究是取得巨大的成就,因此张绍平根本没有半点患得患失。
正是满怀着信心,所以他来到了待开发的东莞,rì后的世界制造业名城。
现在的东莞还是个小县城,只有几条水泥干道,交通设施极其落后。
当张绍平坐着租下的汽车来到东莞县府,讲明来意的时候,整个县府都沸腾了。他们完全被张绍平张口说的“财大气粗”的一千万大公司吸引住了,二话不说,立马同意圈地建厂的投资意向,甚至县委书记、县长两位全程作陪,同张绍平考察着东莞的建厂地方。
也难怪惊动县府,此时的东莞县还不是后来的“三来一补”和“三资”并举发展,这时是“三堂”来料加工,开办的企业几乎都是小作坊的工厂。这些小作坊,利用简陋的旧祠堂、会堂、饭堂、仓库作为厂房,加工生产毛织、服装、手袋、玩具、小五金、家庭rì用塑料制品等低档产品。而且前来投资的绝大部分是香港的小商人,除了相当部分是莞籍香港人外,其余的都是在香港活不下去的“山寨厂”。
这些小作坊资本了不起十几、二十万**,多的也不过五十万,工人数量10至30不等,相比较之下,张绍平实在算是大投资了。
张绍平最后选定的厂址在虎门镇,这个后世有名的服装城、“女装名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