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端王继承大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端王继承大统
        第十四章端王继承大统

        过年就是这样熙熙攘攘,忙忙碌碌,高高兴兴。一天又一天的过着。

        正月十四日,突然县里的公差骑马来通知,不许穿任何喜庆的衣服,不许搞任何喜庆的活动,连青楼,酒店都得停业,开业要等另行通知。

        十五日,又有公差骑马来通知,家里的红色等等有喜庆色彩的东东,一律要用黑色或白色的纸或布盖住。禁止高声谈笑,如有违反,一律收监。

        十六日,确切的消息传来,元符帝升仙了。

        古时称呼皇帝,一般有三种;一是当时的习惯,如皇上,大王,大宋习惯是称呼为官家。二是以年号称呼,如开元帝,元符帝。三是皇帝自己公布的称呼,如宋徽宗的“教主道君皇帝”。如果有人拜见杨广的时候喊拜见隋炀帝,那回答的只有咔嚓一声,对,就是砍头的咔嚓一声,没有之二。

        得到确切消息后,吕岩马上收拾了行李,带着几个庄丁就火速赶回陈留。家人都留在庄里,等过些时间稳定了才接去陈留。

        吕磊一个人在书房一天都没有出来。元符帝的事吕泽是和他说过的,还有就是端王承继大统。估计不用多久也会有消息传来。真要是都应验了,该如何?真要造反?吕磊一天都没有想明白,又或者没有下得了决心。毕竟现在的生活已经让人满意了,可造反,那是造反啊!没有回头路的!可这事连吕岩他都没敢说,就一个人憋着。哎,憋着就代表难受。第二天,吕磊干脆连面也没有露,在房间里一个人喝醉了,睡觉。

        吕泽感觉到老爹的不正常,但老爹没说什么,也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事没有?估计可能是之前说过端王要继承大统的事有关吧。但又能如何?毕竟事情太大,也只能过段时间再看看吧。

        元符帝升仙,百官相议谥号“哲宗”。

        哲宗由于没有儿子,百官及皇后,太后多番商议,相公章惇主张依礼、律,当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不立赵似就应该立哲宗长弟申王赵佖,由于向太后坚持,选端王继承大统,端王是哲宗的弟弟,先帝的第十一子。端王相貌端庄,很有孝心,对向太后尤其知心,孝顺,深得皇太后的喜欢。

        既然选定端王继承大统,百官就马上忙于哲宗的葬礼,以及端王的登基典礼。

        登基典礼是有开封府知府蔡京负责。蔡京是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一甲第九名,曾任各地方官多年,久经历练,深得官场精髓,同时也是天下闻名的书法家,家了,端王本来就因为共同的特长和兴趣与蔡京交好,更加上蔡京这人拍马逢迎乃登峰造极之至,二月十五日的登基典礼安排的无论那一方面,那一细节,都让端王满意非常,让向太后非常满意,也让其他人挑不出一丝毛病,从此不但获得向太后的好感,同时也简在帝心。

        话说端王赵佶,是个风流才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闻名海内,还好踢球,大宋的踢的球是用藤编织的圆球,球内填满藤丝,球面用薄皮包裹,采用缝线法就是缝好后表面是看不到针线的,直径约30厘米,重量约370克。

        除了踢球这个体育爱好外,端王还特别喜欢舞蹈,不单是看,还喜欢写词编舞。王府里就有专门的一班乐工、舞女来跳他编的舞蹈,唱他写的词。

        除此之外,还喜欢收集奇花异草,更喜欢自己设计园林,饲养各种珍奇鸟类。

        总而言之一句话,端王就是一个伟大的家,伟大的书法家,伟大的画家,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玩家。他登基前的时间都是在这里面度过的。所以,对国家的管理及各种事务,那就对不起了。端王本身聪明绝顶,好学不倦。本来如果身边都是德高,清廉,自律的能臣的话,那一切都将会是美好的,但如果遇到奸猾、贪腐、无德之人,那就是一个国家的悲剧。可是,偏偏官家的身边布满了奸佞,这只能说是时也,命也。

        端王登基的消息传到吕家庄已经是二月底了。这又让吕太公把自己关在书房,一关就是三天。吕太公出关后,第一时间把吕泽叫到书房,就说了这么一句:“我儿,既然上天选择了你,那是躲也躲不过的。我儿啊,小心一点,我们家还有好多亲戚朋友的。”

        吕泽知道,老爹是下了决心了。更知道这是杀头的勾当:“爹,孩儿会小心谨慎的!”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