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战场素描(二) (2 / 3)
田原就在施工现场,他好像已经忘了烈日的暴晒。现场劳动的人们已经有上千人。工人们都已经晒的黝黑,有点现场管理人员皮肤已经被晒伤,大部分人的嗓子,已经喊哑了。在劳动大军里,田原看见了跟自己同一个宿舍的安林和李佳佳。他们都是在项目部锻炼,这次也都跟项目部来参加“大会战。”安林浑身都湿透了,他在帮着劳务部门统计现场工人情况。李佳佳跟着项目部的安全经理,抓现场安全,嗓子也喊哑了。
烈日、发烫的土地、忙碌的人,忙碌的机械,在庞大的,嘈杂的建设奏鸣曲里,田原好像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一种记录一切的冲动。
他追着一个叫孔志虎的项目经理,采访他的队伍怎么实现现场建设速度最快。这位孔经理个子不高,已经晒的像个“小老头”,其他才40出头,主要是胡子一直没刮。
“就是在工序上做好计划,每项工作都细化,歇人不歇工。”这位项目经理简单说了说,就赶紧上了车,听说是去指挥部开会了。
他问了几个项目部的管理人员,这个项目的在施工程马上竣工,新的工程又要开工,正是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但是接到任务后,项目经理马上组织了10多名管理人员和100多名外施队工人,赶到了现场。
田原把打听到的素材都记本上。这时候,又听到一个素材。
现场,还有一对父子。赶紧去采访。
在工地的最北边,有一条不宽的小土路把两个工区隔开了。一个工区的负责人得有50多岁了,另外一个30多岁。两个人都晒得黑黑的,看着有点像。这是一堆父子,爸爸是个老项目经理,叫孙勤,儿子也是项目经理,叫孙晨阳。
“速度绝对不能慢。”大家都说,孙晨阳好像心里暗暗地憋了鼓劲儿,不能输给父亲。从援建的第一天开始,俩人就开始“较劲”。
孙勤参加过灾后重建,知道这种活儿,材料供应是第一位的。他靠着多年的经验,直接联系了5家材料厂家,让厂家派人来现场,保障材料供应。孙晨阳也有自己的办法,他找了更专业的施工队,保证施工进度又好又快。不管是做基础的,还是做隔板的,他都选打过硬仗的施工队伍,施工进度快,质量还好。两个项目经理都挺讲究人员调度,几支队伍轮流上阵。
当然,两个项目经理除了竞争,也有“合作”。有一天晚上,孙勤的工地缺上顶用的脊瓦,孙晨阳赶紧安排人给送了过来。听说儿子的工地缺设备,孙勤也是赶紧“支援”。几天来,孙勤有风湿病,但是一直坚持在现场,累了就在到自己的汽车里歇会。
田原追着这一对儿父子,拍了不少现场照片,也记录了不少素材。
这时候,田原又看见一个人,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流出,T恤上已经全都是汗碱,一层落着一层,T恤竟然像个衬衫似得棱角分明。刚想上去采访,突然有人拍了自己肩膀一下。
“快回指挥部,领导找你呢。”拍他的人是安林。
“什么事?”田原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