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心意拾遗 传道授业
我曾经问一个朋友:“怎么教徒弟?”他跟我说:“你要多看看《水浒传》。”我不解其意,就追问道:“你的意思是老师要有侠义精神吗?”
那位老兄白了我一眼说道:“你看梁山好汉,虽说有108将,真正能用的没有几个,自己去梁山的,好多都是避难的,真正的人才,都是请来的,找来的,甚至是逼来的。”
有一位河南心意拳的前辈名家跟我说过:“以前的老爷子脾气很怪,领上门的徒弟不要,他的传人他自己找。”
能有幸被明师看上,愿意传授衣钵给你,你不仅要刻苦的训练,还要有良好的品行,更要能开枝散叶,替祖师爷传道。
有很多学生跟老师相处,刚开始的时候真是亲密无间,同裤连裆,对师父比对亲爹还好,经常请吃饭,送财物,总希望老师能另眼相看,多教东西。
等到那个热乎劲过了,不是另投老师,就是形同陌路,甚至还到处说师父坏话,给师父弄死的心都有。
要知道真正的老师是非常的平淡质朴的,你请客送礼拍马屁,他不会高看你一眼,你就是带两斤水果前来,他也不会低看你一眼。
常将有时思无时,莫待无时盼有时。跟师父处的好的时候,恩情莫要用尽,跟师父不好的时候,常想想好的时候,口下还要留人。
师父对我们的传授不可能一步到位,就是全给我们,我们也接受不了,一口不能吃个胖子,一夜不能成为高手。
刚开始师父总会教我们一些基本功,踢腿,压腿,俯卧撑,深蹲,推掌,抓坛子,站桩等一些基本的力量训练。
在这个阶段,其实无所谓外家,还是内家,就跟我们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不必分文科,还是理科一样,就是我们练了三体势,蹲猴猴,云手,我们也还是外家拳。我把这个阶段叫:“传拳”。
当我们有了一定的基本功以后,我们可以学习本门的特色技术啦,师父开始给我们说里面的诀窍,有些动作我们以前也许练过,但现在学的跟以前学的又有很大的区别,一些弄不明白的地方,会感到豁然开朗,这个阶段我称为:“传艺”。
以前武术行有句老话:“要想会,跟师父睡。”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让我们融入到师父的生活中,和师父多交流,在师父的身边熏陶,有时候在喝茶的时候,师父就把一把拳的用法给你讲出来啦。
记得我跟师父学劈拳的时候,有一次在师父家里,师父和师伯在聊天,他们就谈到练习劈拳的“两松两紧”和“三连手”的用法,我感到受益良多。我把这个阶段叫“传活”。
所谓传活就是传你练功的经验和打法实践。经常跟在师父身边,还能学到师父待人接物的本领,如果师父不避讳你,你甚至可以听到师父们在“调侃”,所谓调侃就是讲江湖春典的意思。
我的形意拳师父快90岁啦,有一次跟我的一位师叔,也是80多啦,他们在谈到一位心意门的名人的时候,我那位师叔看当时有几个外人在,就说道:“他应该算皮门,不是心意门的人。”
后来人都走了以后,师父跟我说:“皮门,就说古代江湖卖膏药,大力丸的,他们打的那叫把式,不是咱们形意门的东西。”
我把这个阶段叫做:“传口”。古代江湖有:“宁教千手,不传一口;宁给一锭金,不给一口春。”的说法,不跟在师父身边,很难学到纯正的春典。
能跟师父学到春典是幸运的,能得到师父的“传册”更是幸运的,所谓册子就说拳谱,以前的老师很朴实,我老师当时就说:“练了有一段时光了,那本书回去看看。”这本书就是拳谱啦。
得到师父的谱,就算是一门的传承人啦,但能得到师父的信物,就更好啦,在一些门派里,把师父给徒弟信物叫做“传印。”这个印,我觉得就是“心心相印”的意思,不应该理解为:“传国玉玺”一般的信物。
师父给徒弟的信物,就是一个念想,可以是一把刀,一杆枪,也可以是一幅字,一件随身把玩的手串,或者是师父的一套拳照,比如我就得到过师父的一套拳照,而且是师父巅峰时期的照片,每次看到,心中都充满感动。
师徒相处,不必拘束,也不能太随意,更不必高兴时竭尽所能,失望时怨恨抱怨,要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