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实战 踢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街头实战 踢裆
        有些人说传统武术没有地面技术,我不知道他所说的地面技术的内涵是什么,多年的营销经验告诉我,当你不明白对方的情况和意图之前,你做的一切都是错的。

        在我看来地面技术应该有两种,一种类似于巴西柔术的缠斗技术,一种类似于中国狗拳的地面打击术。缠斗技术和打击技术的区别就在于身体的活动是否受到限制。

        我们知道传统武术的应用场景有两种,战场和街头,这两种情况大多都是群战,在群战的情况下,身体活动能力受到限制,往往是致命的,因为要你命的往往是你背后的人。

        灵敏度是实战的重要条件,要想保持身体的灵活,不被人拖入缠斗状态,第一就是身体要保持平衡,第二就是了解一些中国跤的快摔技术。

        要想保持身体的平衡,就要身体有根,这也是中国功夫常从站桩开始训练的原因,我们看到有一些孩子练习踢腿,脚尖颠起老高,整个身体完全处于失重的状态,这样的腿法别说打人啦,如果踢的高一点,自己有可能就摔倒啦。

        要保持身体平衡的第二个条件就是缩身打拳,记得学习形意拳的时候,老师说:“形意拳都是缩着打的”,理解了缩身出拳的时候,我们打拳踢腿就有了根劲,也就是拳家们常说的暗劲。

        根据最新的运动科学研究成功,我们可以把缩身分为三种,一种是向心收缩,一种是离心收缩,一种是等长收缩,我们传统武术的丹田功就是向心收缩,我们出拳的时候讲“马窜皮”,讲“脱骨法”,这些都是离心收缩,至于我们身体的矛盾力,对拉劲都是等长收缩的范围。

        我们可以把传统武术的缩劲进行一个归纳,一般来说,根节的缩劲是向心收缩,梢节的缩劲是离心收缩,而中节的缩劲是等长收缩。

        明白了缩身打拳的道理,我们来看传统武术常说的踢裆插眼技术,首先这应该是一个技术,这个技术叫指上打下,或者叫指下打上,踢裆插眼互相配合,互为阴阳,互为假动作,才能在实战中有效。

        我们观察实战案例,在远距离的时候,就是没有学过武术的人都知道侧身对敌,当对方侧身的时候,踢裆是非常困难的,而当进入中短距离以后,每个人都会两脚开立,这样有利于自身的平衡,因为研究的是踢裆,所以近距离也比较困难,所以踢裆的最佳距离应该是中距离。

        当距离达到要求,我们也会使用手脚配合的假动作啦,同时懂得缩身出脚保持身体的平衡,我们就能有效的踢裆了吗?不一定,我们还要研究一下用自己脚那里踢。

        我们的脚攻击对方裆部的地方可以是脚趾,也可以是脚面,比如我就听人说过用见面弹踢对手的骨盆,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我们的前脚掌,类似我们心意门的刮地风技术,这个也是形意门讲的手脚法起钻落翻的一个应用。

        采用脚前掌挫对手的裆部,这个技术就是传统武术的“穿裆脚”,如果向上一些就是“穿心脚”和“朝天蹬”啦。使用穿裆脚技术的时候,不仅是缩身的,有时候两手会跟对手缠绕在一起,就好像脚从手内拳穿出一样,有些老师也把这个技术叫“圈腿”。

        在街头实战中,为了保持身体的灵敏度,不被对手的人围住,穿裆脚落下来的时候,就是对手的重心线上,这就是脚踏中门抢地位,破坏对手的平衡和重心。心意门的拳谱说:“起亦打,落亦打”,此言不是虚妄之谈。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