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武同源 三界唯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医武同源 三界唯心
        禅宗认为修行的目的就是打破无明见真实,整个修行的过程就是破执的过程,总的来说,修行就是破我执,破法执,破空执。

        从《金刚经》的角度来看,这个我质就是色界,法执就是欲界,空执就是空界,有执则有界,无执则无界。

        我们说的跳出三界外,就是破执的过程中,与跳出三界外相对的是不在五行中,从《金刚经》的视角来看,五行就是五缊,就是色受想行识。

        我们跳出《金刚经》的视角,进入《愣伽经》的世界,在《楞伽经》里,三界不过就是一心,五行不过就是意识,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三界唯心,五行唯识”。

        可以说整个佛教的修行,都在解决这颗心如何安放的问题,在心意门的修行中,也是在解决这颗心的问题。

        拳谱上说:“心猿意马拴住,拴在无影树上,要拴就要拴牢,跑了没处寻找”。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安心的问题。

        心猿意马好找,这个无影树难寻,有人以肝胆为无影树,有人以智勇为无影树,有人以浩然正气为无影树,然而我们的心猿意马是否拴的牢呢?

        这个无影树就是佛家讲的真实,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佛陀,也是本地风光,要想找到这个无影树,就要打破无明见真实,就是行那破执的事情。

        有很多初学心意拳的人,难免有“贪嗔痴慢疑”,这就是五虎,精者为风,不精者为虎,五虎就是五恶,有这五恶,无影树难寻。

        有贪心者,总想师父把东西一夜都教完,然师父教完了,你是否练的出来呢?常见很多拳篓子的人,一举动全无半点样子,寻觅一生,不过是个门外汉,岂不可怜。

        也有好勇斗狠者,怀疑师父者,也有对师父恶语相向的,更有反应迟钝者,古拳谱上有六不教,我开始以为是师父保守,不愿意教,后来奇葩的徒弟见的多了,才知道这六种人是你教不住的。

        据心意门老拳谱记载,六不教是:“心险者不教,好斗者不教,狂酒者不教,轻露者不教,骨柔者不教,质钝者不教。”

        要想悟的这个无影树,我们还要再看一部经典,它就是《维摩诘经》,在这部经里,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心识不二”。

        我们这个无影树,静则成心,动则成识,识静则为心,心动则成识,心识一也,不能当作二来看。

        我们把这个识用意来代替,则有了心意不二的结论,心动意生,意静则心成,如此看来,心意拳也可以看作我们自我修行的一个方便法门。

        禅宗的修行,有顿悟法,有渐悟法,心意门前辈也为我们设置了这两种法门,一个就是直接从心意去悟这个无影树,还有一个就是在打拳和生活中去体悟它。

        在心意拳的拳谱里,有一段打坐的法门,很多人觉得这段是杜撰的,可是我们可以这样思考,也许这个就是心意门的渐悟法门呢?

        我们在生活中,无论行走坐卧,都能守住一心,都能让我们的心静下来,不管外界如何的混乱,我们都能把自己抽离出来,这不就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