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知行合一 (2 / 3)
“良知是什么呢?是本性。也可以说,就是性格。性格是人的根本属性。
“王阳明所谓的心,也就是了解和体悟先天存在的本性。
“本性固然会受到环境或者知识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但与其说这是一种改变,不如说是一种包装,也可以说是整容、整形。但是这些都不是本质。
“当你探求自身性格以后,就能针对外界的一切事物做精准的回应。你的行动会严格的根据本性发生作用——有行必有知,有知必有行。所谓‘合一’就意味了必然性。
说到这里,冼老板停下来,重新换了茶叶,再把新泡好的茶倒入三人的杯中。
王乔虽然没有读过王阳明,但依然被冼老板的这段言论吸引了。她崇尚文字、语言的魅力,欣赏那些能把复杂道理说得通俗易懂的人。之所以能被薛睿忽悠了,也是因为他的这个能力。想自己之前误会这个爱吃槟榔的冼老板不过是个胸无点墨的暴发户,心里就有了对“槟榔帮”的深深歉意——心学教义侃侃谈,冼总原来吃槟榔。
不过,歉意归歉意,那咀嚼槟榔后吐出来血红的口水带来的差评不会轻易改变。
更何况,王乔对冼老板的侃侃而谈,还有着困惑和质疑:“我不懂得心学,但听了冼总这番言论,怎么觉得就是‘性格决定命运’的又一版本?或者说就是‘一切都是天注定’?如此一来,人生还需要奋斗吗?而那些整天把‘一切都是天注定’挂在嘴边的人,过马路的时候也会东张西望,为什么不因为‘天注定’就闭着眼睛大踏步地前进?”
冼老板就怕这半天的演讲没有必要的回应,听王乔这么一问,就觉得功课没有白做,于是轻松地说:“心学的最核心,是指出知与行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让知和行成为一个东西。
“打牌的人,当然都知道K比Q大,Q比J大……,问题是你知道自己手里的牌和别人手里的牌的比较结果吗?——你知道别人手里有哪些牌吗?
“在出牌的过程当中,有人把手里好牌一开始就打出,看起来无往不利,但这样的人显然是不完整的;有人不断出牌,最终了解了完整的自己,这样的人我们也能知道是明显不同于一般人的。而那些只习惯出自己熟知牌路的人,我们发现他们就像死去的灵魂一样,全无新意。
“一个成年人,我们不难预测他在各种情况下的表现。而一个孩子,我们很难去预测他的行为。因为他总是不断出牌。
“牌出的多的了,就有人会跳出来写总结,告诉别人如何出牌——谈理想、谈人生是中年人最爱的套路。这样又会影响和限定了一帮人在固定的范围内出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