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书香论剑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书香论剑 (1 / 3)
        杨猛火了

        他那一番国术论更是火遍了大江南北。

        最让陶成章、蔡元培吃惊的是,经过电告同盟会各部之后,国术论很快又火至海内外,并得到海外无数有识之士的高度赞扬,即便是孙中山,也特意为此给上海同盟会来电表示,‘杨先生国术之论,可谓强国强种之路’

        以上种种,都是所谓文士集团所为。

        而那些听到国术论的武林中人,随后在全国掀起的声势与波澜,却是令整个列强集团都为之震动,甚至觉得中国民间奇人义士之力量,一旦团结起来,已经可以用‘恐怖’这个词来形容了。

        晚清时代,由于内忧外患,社会难免动荡不堪,因为列强的干扰侵袭,清政府根本无力保护良民,民间为了保护自己纷纷习武,各村镇行会,争相聘请武术高强的武师任教,一来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二来亦可使子弟强身健体。

        处於这个时代的前沿,广东等沿海地区的练武之风,自鸦片战争以后,便渐渐有赶超北方的苗头,特别是广州甚至有了南都的称呼,许多武馆相继设立,南派武师为了争夺市场利益,彼此间踢馆和接受别人公开挑战,而南拳的发展,也变是在这种大环境下迅速传播开来。

        一朝拳脚论高低,比武决胜争名利。

        胜者有更多学生慕名而至,败者则漏夜回乡,关门大吉。

        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下,没有真材实料的拳种或拳师,是不可能在广州吃武师这行饭的,更无用说要在广东打出名堂了,然而,这种环境却促进了近代南派拳术的发展,许多现在还流传的南拳,均始创于这个波荡不安的时代背景。

        大浪淘沙风吹尽,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南派拳法也终于渐渐定形为洪、刘、蔡、李、莫五大拳种,其中又以广东十虎为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当然,到了现在,除了醉侠苏乞儿及七伤拳黎仁超两位据说还健在,其他如无影脚黄麒英,铁桥三梁坤,九龙拳黄橙可,软绵掌周泰,虎王苏黑虎,侠家拳潭济均,鹰爪王陈铁志,鹤阳拳王隐林大多已经驾鹤西去或行踪难觅。

        在世的两位大宗师,自然不可能亲赴上海,但出于武人对国家兴盛的责任感,刻意叮嘱五虎的亲传弟子黄飞鸿,七伤拳掌门黎千斤为代表的二代十虎,放弃南拳一向偏安一隅的矜持,带着几名弟子率先踏上了北上入沪的火车。

        而与南拳不同的是,北派拳法因为习练者体型高大,又善于用脚发力,故又有北腿之称,其中经过清末时期武林间的纷争与磨砺,能够完整传承或今年新创的共有八大拳种,分别是:太极、形意、八卦、八极、通臂、戳脚、谭腿及劈挂。

        同样受到杨猛国术论的影响,这以京城四大宗师为代表的北派,虽然行动略微慢了些,但在规模上,乃至参与此次北拳南下的代表人物,都要胜过南拳一脉。

        无论杨猛如何解释,在老一辈的眼中,这毕竟是北派弟子牵头发起的大事,怎么可能不更加积极主动地响应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