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章 又玩大了 (2 / 2)
宋九有些茫然,不能说砂子就烧出玻璃,那个太扯,砂子必须是石英石砂,什么南鹏砂,北鹏砂,只要石英砂都可以。石英石不难找。人们很早就在淄州哪里发现一个大长石矿,被当成中药作,若有心找,还能在其他地方找到很多长石矿,同样不难。再者是天然碱,在烧制过程中与石灰会起反应,能代替纯碱,最后是硼砂,因为里面有天然碱,同样会起反应,代替硼酸。当然原材料有差异,会发生一些想不到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比例来协调。反复试验的就是这个。
应当来说它是这世界上最科学的烧玻璃材料配方,甚至还造了一个能聚温的小池窑,从朝廷哪里要来一些产生高温的焦碳。又用磁石吸附里面的残余金属粒子。除了是小型化,更落后,各个方面与他前世所参观的一个小玻璃厂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太大的进展?
只能等放学后亲自去看一看。
事qing还不止这么多,河洲上的工钱要结算,七jie家要去,还有大jie又替自己找出一桩麻烦。也要到赵匡义哪里报到,问钢监的qing况,顺便问一问桥与码头的事什么时候安排。最后有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钱!
接着又测验了物格学与会计学,学子学得都不大理想。
但能让宋九知道学子们的进度,才能决定从哪儿教,取长补短,学得好的往后挪一挪,学得不好的先让他们提问,最少得四五天时间才能勉强将两班学生进度拉平。
放学后,天气晴朗,燕博士与张博士带着一群学生来到河堤上教百姓。
热qing过后,前来观看的人越来越少,还有数百人,多是外地来的游Ke,以及船上的人。这件事是赵匡胤最满意的地方,这叫重教化。不过学习的人也少了,guo家渐渐安定,码头上越来越繁忙,还有河洲用了数千劳力,因此只有近千人学习,一半还是孩童。但也不错了,几个月后宋九招学子,这些学子至少有小学一年级水平,有的聪明,能有小学二年级三年级的水平。那么教起来就好教。最让他看中的是有部分人开始采用**数字记账算账。
这个过程会很缓慢,但到了一定时候,量变就会产生质变。
宋九又带着二十一个亲传学子前去河洲。
三个老工匠拿出琉璃,几个学子拿出试验记录。宋九先看琉璃,略有点绿,不是太明显,只有放在阳光下才能看到一点儿,若不注意看都看不出来。说明里面杂质金属含量并不多。这个还可以改进。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