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东征洛阳出奇谋十六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东征洛阳出奇谋十六 (1 / 2)
        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攻高丽,大军遇到辽水阻路,隋炀帝命令何稠在辽水上造桥,何稠再次发挥了其建筑天才,结果两天就大功告成。

        何稠还设计和制造了“行殿”及“六合城”,一夜之内在前线合成一座周围八里、高十仞的大城,四隅有阙楼,四面有观楼,城上布列甲士,立仗建旗。次日清晨高丽人看见,惊奇地以为是神功助力隋军。

        何稠这种干技术绝活的人,在任何时候总是有市场的,隋文帝喜欢他;隋文帝死后,继承者隋炀帝更喜欢他。再后来,宇文化及杀隋炀帝,宇文化及还是喜欢他,升任何稠为工部尚书。窦建德打败宇文化及,仍然用何稠为工部尚书。等到窦建德败北,唐朝建立后,何稠也随之入唐,为将作少匠,仍搞他的“技术”活。

        龙鳞渠,西苑北面是一条蜿蜒盘亘的大水龙,名为龙鳞渠,依地形高低而曲折跌宕,流入湖中,遂与南部连为一体。各具特色的十六宫院面渠而建,其内殿堂楼阁,构造精巧,壮观华丽;其外流水潺潺,飞桥静卧其上,过桥百步,即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微风吹过,杨柳轻扬,修竹摇曳,曲折小径,奇花异石,亭台楼榭,隐藏其间。其中有“八面合成,结构之丽,冠绝古今”的逍遥亭,还有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品名多达数十余种。

        西苑之中,奇山碧水,相映成趣;亭台楼阁,巧置其间;流水缭绕,绿林郁茂。殿堂面渠而建,如龙之鳞,宛若天就。

        人工海,西苑龙鳞渠注入方圆十里的人工海。“为海周十余里,中有方丈、蓬莱、瀛洲诸山,相去各三百步,山出水面百余尺”。

        芳华苑虽然极尽奢华,但李世民心里深知,此刻绝不是贪图享受的时候。

        李世民的元帅府选址在一座略显简陋的四进四合院中,这应该是为底下一些地位低下的宫人所建,院子里还有些寒冬腊月的模样,看上去略有些萧索。然而,积雪已经融化了,空气里开始散发着一种清幽的甜味,氤氲着你所能呼吸的每一丝空气,令人感到无比的心旷神怡。

        院子的外面,飘柳万绦绿如海,草长莺飞,丝绦拂堤,处处洋溢着和暖的气息,奏响着和谐的旋律,演绎着动人的画面!万物无声或有声地昭示着,在鸣啭的黄鹂声中,在含苞的迎春花中,在缠绵的春雨丝中,在飘扬的柳丝条中,到处在召唤着春天的来临!

        这样如青春少女般美丽的季节,无疑是令人身心放松惬意的。如果不是山林中那一座座数不清的坟头那么显眼的高耸着,几乎让人就忘记了,这还是一个随时又将横尸遍野的乱世。

        李靖刚一到门口,李世民、房玄龄、杜如晦等一帮人便笑呵呵的迎了上来,道:“靖公真乃唐营福将也,此行抵得上千万精兵!”

        李靖抱拳道:“那还不是托各位的福!运气!运气!”

        李世民笑道:“也只有靖公有这样的运气,这也算是前些年在汲郡修的福吧。若不是靖公在任时宽厚待人,处事公正,这王德仁也不会如此配合了。”或许,世上真有因果吧。很多事情一时难有结果,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结果。这是所谓的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吧。

        李靖正色道:“只是说实话,此事头等大功还得记在王德仁身上,我们也切不可忘了对他的诺言。”

        李世民道:“那是自然,我已按你信中所言奏请上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