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东征洛阳出奇谋九 (2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东征洛阳出奇谋九 (2 / 2)
        李靖此次挑人,武功高强者,只限能一招制敌者,其他皆是三教九流之士,各人皆有所长。

        魏郡,中国古代西汉至唐初的一个郡级行政区划。最大范围包括河南省北部安阳市以北,河北省南部邯郸市以南及山东冠县,莘县等地,治所在河南省安阳市。东晋、隋、唐时的魏郡与汉晋的魏郡已有较大不同,郡治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旧城。

        魏郡,距离东都洛阳三百多公里。

        魏郡一过,就是汲郡了。

        汲郡,隋朝初年废。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名卫州为汲郡,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卫辉、新乡、辉县、获嘉、修武等市县地。

        汲郡离东都洛阳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二百多公里。

        汲郡一过,就到了河内郡,也就是洛阳附近。

        李靖挑选好三十个勇士之后,经河内郡就到达了自己熟悉的地方--汲郡。

        故地重游,总是给人无限的遐想和思念,还有丝丝入怀一般的温馨和温暖。故地有时有如故乡,是一个人的心灵港湾,能给人以慰藉,安抚一颗颗受伤的心灵。

        李靖还很清晰的记得,自己是在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正式出任汲县县令的,在这里,他足足和这里的百姓生活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直到隋大业(公元608年,隋代任职考核法令规定主要的地方官员任期为三年,后来为四年,属员的任期为四年)四年调任为安阳县县令。

        隋炀帝一上台,李靖一家就翻身得到了新的机会,估计这也是李靖对杨广感恩有感情而发现李渊造反举报的重要原因吧。在隋炀帝上台后,李靖的弟弟李敳李客师出任并州道行军元帅府骑曹参军事,后又授河南郡兴泰县令,封舅舅韩僧寿为新蔡郡公,拜舅舅韩洪为陇西郡太守,。

        这里的百姓朴实厚重,没有官场上的尔虞我诈。这个时候的汲县,老百姓虽不富裕,但能够丰衣足食,官府和百姓的关系也还算融洽。中国的百姓历来都是些好好先生,只要有口饭吃,就没人造反。这么容易满足的中国百姓,却经常被逼上绝路死路而不得不造反,这是中华民族的幸与不幸?或许也正是这种低要求,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

        小小县令,官虽不大,但却是李靖人生中最为开心得意的几年,有红颜红拂相伴,处事有条不紊,无大风大浪之忧,平凡而幸福!

        只是今日的故地,已物是人非。爱人不在,百姓不饱,处处一片萧瑟,盗匪横行,饿殍四野。

        李靖的故地之游,是心酸滴血的一游。现在的情形,是民不想反,却是不反即死的地步。

        李靖以一个商人的身份找了一处人流川息的旅馆小住下来,他要在这里找出一个突破口。因为这里是房彦藻返回李密军营的命门,必经之处。

        对于房彦藻这个人,他已经有些了解了。

        房彦藻,齐郡人。隋末曾任宋城县尉。和李密一样,天生的反骨命。恃才自负,自认为怀才不遇,于是参与杨玄感造反事件。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