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千古名阵六花阵九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千古名阵六花阵九 (1 / 2)
        扶风之战,对于西秦的打击,是极为沉重的。这一战的意义对于唐军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它基本上宣告唐军在长安已经立稳了足跟,西秦统一天下的可能性已经破灭,大大地增强了唐军的自信心。

        薛举父子领着一帮残兵败将,一路憋着急尿总算逃到了自己的大本营,犹感寒意逼人。这一战的惨败,更令薛举心灰意冷,生怕唐军越过陇坻,进攻秦州,要了自己老命。

        在撒一泡急尿之后,薛举召集了自己的一干将领和谋臣,共议今后之打算时,询问群臣道:“你们说说,自古以来可有天子投降的先例?”始乱终弃之意,不言自表。

        黄门侍郎褚亮此时乃名满天下的鸿儒大贤,学贯古今,长于经史,早已看出薛家父子估计是属兔子吧,正所谓的兔子尾巴长不了。

        褚亮判断薛家父子是难以成就大业的,便顺势据实道:“要说天子投降的事,其实古来不仅有,而且还常有,挺多的。远一点的来说,南越黄帝赵佗就曾投降于汉高祖刘邦,三国时,蜀国刘禅也投降了魏帝曹丕;近一点的来说,就几十年前吧,就有梁国皇帝萧琮投降了隋文帝杨坚。而且,他们投降之后,日子也都还过得不错的,依旧可以吃香的喝辣的。所以这种化祸为福的事,自古有之,不算稀奇。”

        这顺坡骑驴的话,说得薛举更是心无斗志,暗算着,与其冒着被唐军追杀的风险,不如现在有机会就投降算了。

        不过,如果历史真的如此简单的话,唐朝就不会留下这么多令人神往的故事了。

        所以褚亮的话音未落,便见众人当中,涮地一下,跳出一个人来,厉声道:“皇上,你可不能听信这种丧气失志的话,”

        此人目光如刀,恶狠狠地盯住褚亮,“说这种的话的人,也是荒唐透顶,胸无大志,我不知道他居心何在?想当年,汉高祖刘邦也曾多次遭受侮辱和惨败,多次狼狈逃亡,但却屡败屡战,绝不放弃,后来终于在张良、韩信等一帮良臣良将的辅助下,战胜了号称楚霸王的项羽,成就一番帝业。而蜀国的先主刘备,更是在当阳与曹操的战斗中,丧妻糜夫人,遗失其子阿斗,还是多亏了手下猛将赵云忠心不二,拼命回杀,才救回其子刘阿斗。其子刘禅刘阿斗,虽是扶不起来的烂泥,但刘备却是一代英豪,冒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风险,依旧奋斗不止,最后铸就了三国鼎立之势,名流千古。所以说,两军交战,胜负实乃兵家之常事,岂可因为一战之败,就要做亡国投降的打算呢?”

        说这话的,乃是卫尉卿郝瑗。

        郝瑗这一番打了鸡血一般的亢奋激昂之词,一时说得本已是像霜打的茄子,发蔫的薛举登时有如吃了春药一般浑身发热,激动不已,马上又来了精神。

        薛举哈哈大笑,大手一挥,道:“朕发此问,不过是来试试众卿的,看看你们是否仍对朕忠心而已罢了,玩笑而已,玩笑而已。卿等切不可为此伤了和气。”

        其实,褚亮也好,郝瑗也好,说得没有错。好人眼里的坏人未必是真坏人,坏人眼里的好人未必就是真好人。善于伪装的人类,实在太复杂。

        只是褚亮终究是褚亮,一代大儒,看人看事确实比郝瑗看得更高更远。

        褚亮当然也是后来唐朝大名鼎鼎的人物。此人字希明,杭州钱塘人,自幼聪敏好学,博览无所不至,经史必记于心,喜游名贤,尤善辩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