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周、齐开战(下)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章 周、齐开战(下) (1 / 2)
        齐海清三年冬月,北周柱国杨建与突厥冒逗可汗合兵自恒州而下攻北齐,直逼晋阳,周军汇合突厥兵,声势大振。

        兰陵王高隆昌见二贼合力,军势浩大,便下令扎营不出。

        齐海清四年二月,周帝宇文明率师攻打洛阳,齐太皇高隆演遣使至兰陵王高隆昌军营,让他前往洛阳救援,兰陵王高隆昌带领一万玄铁军骑兵冲进北周军队的包围圈,到了金墉(今河南洛阳东北故城)城下,因为高隆昌戴着头盔,城中的人不确定是敌军或是我军,直到兰陵王高隆昌把头盔脱下来让大家看到他的面貌,城上的人才派弓箭手开始放箭保护他,之后兰陵王高隆昌成功替金墉解围,北周军队最后放弃营帐逃走,从邙山到谷水的三十里间的川泽之地,都是北周丢弃的兵器辎重。

        兰陵王高隆昌在此次场战役中威名大振,士兵们为此次战役而讴歌!

        齐海清四年三月,齐太皇高隆演任命兰陵王高隆昌为司空。

        齐海清四年四月,北周武定王宇文师从龙门渡过黄河,攻取了当年上官明月在晋阳城外新筑的五座城池。

        兰陵王高隆昌回师,与并州刺史段劭联合进攻龙门要塞——柏人城,攻克后焚烧粮草就退兵。武定王宇文师见粮草被毁,只得坚守不出。

        齐海清四年六月,并州刺史段劭包围定阳城,当时段劭生病,对兰陵王高隆昌说:“这座城池的三面都有两道河壕,无路可走;恐怕只有东南一条路,贼寇一定会从这里突围。应当挑选精兵专门防守这条道路,这样一定能够捉住他们。”

        兰陵王高隆昌便派一千多名壮士埋伏在东南涧口。城中的粮食吃尽,武定王宇文师集中所有的兵力去救援,但因害怕段劭围点打援,不敢前进。本来周军要围点打援,没想到被齐军围点打援了,真是攻守之势异也!

        定阳城守率领现有的士兵乘夜突围出城,被兰陵王高隆昌的伏兵攻击,全部俘虏。定阳城失而复得。

        齐军取得了第二回合的胜利,齐太皇高隆演加封段劭为司徒。

        齐海清四年七月,齐太皇高隆演亲自带兵二十万自壶口出发赶往蒲津。北周、北齐大战开始。

        周帝宇文明因关中旱灾大饥,带着不到一万的军马在弘农谷仓休整了五十多天,周帝宇文明的部队没有得到补充,缺兵少粮,各州的部队未能按周帝宇文明的命令准时集结。宇文明听说高隆演渡黄河来战,赶忙入关准备。高隆演将领郝连勃勃带三万兵马就把弘农团团围住。

        齐太皇高隆演的贴身侍卫慕容顼劝说道:“北周今年关中遭受饥荒,所以宇文明冒险到陕州来抢仓粟粮食,现郝连勃勃已经围住弘农粮仓,粮食运不出去。我们最好分兵诸道,不与宇文明的军队接战,等到麦秋时分,宇文明军民饿死大半,宇文明不死也得投降。所以我们最好别渡黄河。”

        陆贞儿在军帐中也劝告:“我军几十万士兵一举前来,万一不胜,一时难以集结兵马。不如把大军一分为二,相继而进。前军若胜,后军全力攻上;前军若败,后军可以接应,到时作为后备队出击迎敌。”

        但齐太皇高隆演为窦泰报仇心切,这两条意见都没有听进去,自蒲津渡过黄河前进。

        周帝宇文明得知北齐大军逼境,率军近万人返回关中,并告诫华州刺史东海王宇文深等严加守备。齐太皇高隆演率军至冯翊(华州治所,今陕西大荔)城下,劝宇文深投降,遭拒绝。

        齐太皇高隆演料难攻下,遂转涉洛水,军于冯翊南之许原西。兰陵王高隆昌也派遣部将彭乐率玄铁军来援齐太皇高隆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