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嫡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夺嫡 (4 / 4)
        “是啊,今年已是永乐二十一年,距永乐初年已有二十余年,知道此传言的人也少之又少了。即使年长之人知道,但为了保全性命,也不敢对他人说起。因此若不是韩娘娘和崔娘娘告知,我还不知道有此传言呢。”徐云怡答道。

        “非也!”竹沥姑姑摇了摇头,又对徐云怡说道:“小姐有所不知,近年来知道此传言不可能少之又少。恰恰相反,只怕已有不少人知道了该传言。”

        “不少人?”徐云怡感到有些难以理解。

        “正是!”竹沥姑姑坚定地点了点头。

        徐云怡静静地想了会儿,不久之后几个人出现在她的脑海里,害得她用颤抖的声音问竹沥姑姑:“姑姑是说太子、汉王和赵王?”

        “正是他们!”竹沥姑姑的表情有些复杂,“恐怕太子妃和汉王妃也知道了。至于赵王妃是否知晓,奴婢便不得而知了。”

        “太子妃精明强干、多谋善断,太子对她信任有加,若是此传言已被太子知晓,那太子妃便不可能不知。至于汉王妃,汉王虽然暴戾寡情,却对其妻宠爱有加,因此一定会将此传言告诉汉王妃。赵王妃与赵王感情冷淡,因此不知她是否知晓。”说道赵王和赵王妃时,徐云怡的神色在不经意间变得担忧起来,只是她身在其中,并没有察觉。“但赵王妃是黔国公沐晟之女,背后涉及的是云南沐王府的势力,若是连她也知晓了,只怕云南沐府也难在此次洪流中独善其身了。”

        一直沉默在一旁的朱砂皱紧了眉头,以担忧的语气对徐云怡说道:“如今皇上年迈,汉王、赵王与太子明里暗里都进行着夺嫡之争。说到夺嫡之争,表面上只是汉王、赵王、太子三人之间的事,但背后却是朝堂各方势力的较量。如今文武百官有人支持太子,有人支持汉王,也有人支持赵王。太子虽有储君之尊,但军功却不及汉王与赵王,加之因为体胖,皇上对他不是特别欣赏,同时汉、赵二王又在朝堂内外加紧了攻势,其地位更加岌岌可危。皇上也曾有过易储之念,若非因为太祖在世时就对当时的燕王世子即现在的太子十分宠爱,以及先皇后与有些大臣极力反对,同时为了维护朝局稳定,太子早已难保储君之位。因此以目前来看,太子暂时处于劣势,相较之下,汉王和赵王则更胜一筹。”

        “说得不错!”徐云怡也皱紧了眉头,“正如朱砂适才所言,如今的夺嫡之争表面上是太子、汉王、赵王三人之间的事,但背后涉及的却是朝堂各方势力的角逐。但依我看来,太子表明上处于劣势地位,但嫡长子的出身却能为他加分不少,同时支持太子的大臣也多于汉王和赵王,此外太子妃精明能干、果断决绝,自先皇后离世后一直协助张贵妃把后宫打理得整整有条,深得皇上欢心,这是汉王妃与赵王妃所无法比拟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皇太孙聪慧好学,皇上最喜这个皇孙,他老人家爱屋及乌,自然不会太疏远了太子。反观汉王与赵王——先说汉王,他虽军功累累,但向来居功自傲,为人又暴躁易怒,不为众臣所喜,连当年的魏国公徐辉祖都说自己这个外甥品行不端,由此可见一斑,此为其第一劣势;此外汉王虽野心勃勃,但终究过于崇尚武力武力,说到深谋远虑,远非太子对手,此为其第二劣势;最后汉王妃出身平常,才干、计谋都远不及太子妃,此其第三劣势。所以总体而言,汉王并非太子对手。再说赵王,赵王文武双全,又生得一表人才,在朝中威望也甚高,但其过于重情重义,太过感情用事,所以才会被汉王利用。赵王妃虽出身云南沐府,但与赵王感情不好,因此很难得到云南沐府的支持。再说以我对黔国公的了解,即使自己的女儿和赵王相敬如宾,他也不会卷入夺嫡旋涡的。因此赵王也不是太子的对手。”

        “所以汉王才会联合赵王一起对付太子?”竹沥姑姑问得一针见血。

        “是啊,弱弱联合,力量倍增,太子不过稍微强了一些,又怎是联合之后的汉王与赵王的对手?”徐云怡依旧紧紧地皱着眉头,语气仍是一如既往的担心。

        竹沥姑姑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可惜赵王殿下不肯听小姐的劝告。”

        “他现在一心以为是太子和太子妃害死了前赵王妃,所以才会对他们夫妻二人恨之入骨。”徐云怡也叹了口气,伤心地说道:“其实他并不像汉王一样冷酷无情,相反,赵王重情重义。哎,他正是因为太重感情,才会被感情所累。”

        竹沥姑姑伸手将徐云怡搂到怀里,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示意安慰。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