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蕊宴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蕊宴 (3 / 4)
        等众人观赏得差不多了,方入骨再次来到石狮子跟前,并大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适才方某已经言明,今日之金蕊宴,既是赏菊之宴,又是吟诗之会。清平卫虽僻处西南,但自敝师徒来此至今,方某已然见到不少文人雅士、名儒大家。且看菊花开遍,大家何不赋诗一曲,以增赏菊之趣?”

        方入骨刚刚说完,他那名叫黄青鸳的女弟子便站出来向众人行了个汉家的万福礼,而后便吟了一首诗:“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她清脆的声音像是黄鹂鸟的叫声一样,甚是好听,只是吟诗时满腔愤懑,与她那清脆好听的声音格格不入。

        “好!”等到黄青鸳吟完此诗,人群中的一男子立即鼓掌欢呼:“好诗!好诗!”

        紫衣女子斜眼瞥了那男子一眼,只见他三十左右年纪,穿着月白大袖衫,宽袍广袖、衣带飘飘。腰间挂着一个月白酒壶,手握长剑,颇有魏晋雅士之风,又多了几分潇洒之态。目光炯炯、长眉似剑、相貌俊秀、气度不羁。只是头发却半披半束,不似普通汉人男子般束着头发。

        紫衣女子不知道,这名俊秀潇洒的男子早已盯上了她,也早已听到了她和荀叔的谈话,更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了“锦衣卫”三个字。

        “相公相貌俊雅,看起来应是个潇洒公子,只是为何学着蛮夷披头散发?此非中华之风!孔夫子曾言——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向来只有蛮夷披头散发,中华乃是礼仪之邦,岂能如此装扮?”人群中一个身着儒生服饰、正在一盆菊花旁摇头晃脑地吟着诗的中年男子上前责备该男子。

        紫衣女子并不是拘泥古板之人,心中也没有华夷之分,但她出身高贵,从小到大见到的男子皆束着头发,因此她心里也着实好奇,想要看看那男子将如何回答。

        只见那男子仰天喝了几大口酒,喝酒之时喉咙咕咕作响。喝完酒后,他大袖一甩,斜视着中年儒生,似醉非醉地答道:“何为华夏?何为蛮夷?汉人胡人所居之地不同、风俗各异,服饰打扮自然也会有所差别,何来尊华夏而卑他族之说?要我说啊,汉人胡人都是一样的,胡人可穿汉家衣裳,汉人亦可作胡人打扮。只有你这迂腐之人,心中才会有这莫名其妙的华夷之分。”

        男子的话有些惊世骇俗,清平卫虽然也有很多苗人,但只要是汉家男儿,都会束起头发,以防别人说三道四。那中年儒生早已把孔夫子的话当做真理,心中早已认为披发即野蛮,听了那男子的话,他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方入骨见气氛尴尬,急忙出来圆场:“魏晋之时,愤世嫉俗的文人侠士往往披发跣足。郁相公向来敬仰魏晋贤士,如同先生敬仰孔老夫子一样,故而学得了魏晋潇洒之风。君子和而不同,看在老朽薄面上,两位这就化干戈为玉帛吧。”

        男子仰天一笑,不再言语。中年儒生见主人出面,也只好陪了个笑脸。

        紫衣女子心想原来这位潇洒公子姓郁,倒不是一个很常见的姓氏,幼年居于应天府时曾听别人说过秦淮河畔有个姓郁的富豪,之后就再也没听过或见过姓郁的人了。

        “适才小徒吟了黄巢的《题菊花》,虽说成王败寇,但依老朽拙见,黄巢可称得上是真正的英雄。”为缓解刚才的尴尬气氛,方入骨继续说道。

        “赏菊论英雄吗?若是方伯伯肯送且狂一些贵府自酿的枸杞菊花酒,且狂便与方伯伯谈古论今个三天三夜也无妨。”适才的男子本来已在一旁认真观赏一盆白菊,听了方入骨的话后又大笑着说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