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众采所长的文治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众采所长的文治 (1 / 2)
        黄秀仁离开了,朱永兴也起身,在刘佐宸的陪同下,出屋左行,进了会议室。会议室里已经坐了数人,有宣教司的两个官员马绍愉和陈洪范,有军qing司的周liang甫和随员顾锡畴,有行将成立的警备军的官员宜川伯高启隆、孟津侯魏勇,还有猛河、DAO果、龙吉祥等重要土司。

        见礼已毕,众人落座,朱永兴便开门见山地说道:“安南ZHAN事已告一段落,武功还需文治,今日召集诸位,便是要把稳定安南的章程最后定下来,使其能最快地成为吾大明的抗清基地。介绍一下目前的qing况,由军qing司先讲。”

        周liang甫向着随员顾锡畴点了点头,顾锡畴便翻着文件开始介绍,无非是占领了安南多少地方,俘虏了多少安南士兵等等。

        接下来是宣教司的官员讲述了之前计划的落实qing况,主要是随军而来的军人眷属的民众的安置qing况,以及还需加强的工作。

        让俘虏开垦荒地,争取能种上一茬番薯,明年年chu便会收获,可以缓解开春的粮食紧缺;动组织华侨华裔,稳定地方,并且为明军提供耳目的作用;免税减赋,甚至劫富济贫,安抚生活困苦的安南民众……计划落实得还好,但朱永兴觉得还有改进的地方。

        “对俘虏要区别对待,家在我们占领地区域nei的,要尽力争取;家在安南郑氏统治区的,要严加防范。”听完了qing况介绍,朱永兴开始讲解自己这些日子以来的心得和领悟,“开垦十亩,可授予俘虏一亩,提高他们的积极xing,也使他们有了家业。又顾及家人,生不出反抗之心。另外,恩威并施才是王道,不可偏颇。对心怀不gui、伺机作乱的严厉镇压,震慑余众;对恭顺听话的,则施之以恩。甚至可取其为官,襄助我们稳定治安。”

        “殿下,华侨、华裔可授其官职,越人似乎不妥?”周liang甫犹豫着提出了疑问。

        “以越治越,这可不是说说而已的事qing。”朱永兴微笑道:“越人为官,也需按照咱们的章程行事,且令治下越人不易生出反感,又有何不可?华夷之分,只在心中。却不可过于显露,更不可宣之于外。吾明军兴吊伐之师,惩郑氏不义,却未曾说要灭其guo,永占其地。今驻兵安南,一为惩诫,二为隔绝郑氏gou结清廷之途。所以,这名义和表面上的文章还是要做的。待到日久天长。越人生活安定,岂SI作乱之道?则我华夏又多一民族。我皇明亦多一疆土。”

        “殿下SI虑之远,下官等万不可及,还请殿下详解。”刘佐宸虽然知道些朱永兴的想法,但也不是领悟得特别明白,借这个机会,便想让朱永兴说得更清楚明白。以后做事也就少出疏漏。

        朱永兴停顿了一下,边SI索边讲了起来。他在讲述中借鉴了西方guo家殖民的手段,分而治之,以越治越,拉拢打压区别对待。名义和实际相结合,军事、政治、经济三管齐下,将占领区牢牢控制在手中。尽管心中作痛,但朱永兴还是把历史上日寇扶植伪政权,收买利用汉jian的经验也讲了出来,希望对稳定安南占领地有所帮助。

        “……莫氏根基甚深,不易控制,是以吾要在占领地区扶持一个新兴的亲明势力,也就是名义上的郑桦,实际上的黄秀仁。”朱永兴最后总结xing地说出了自己的策略,“慢慢观察考验,逐步授予其权力,甚至可以分阶段地把维护地方治安的权力下放。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的监督控制要更加严格。使黄氏等投靠于我的,若要保其xing命,保其地位,保其家人,保其财产,就只能依附于我……”

        朱永兴的整个策略还综合了英法等guo的殖民统治方式,其中有一些是法、葡、西等guo采取直接统治的方式,比如大力灌输宗主guo的文化与生活方式,以便同化尽可能多的安南人,或者至少也要使被统治民族对统治民族产生密切的认同感;有一些则是英guo采取的间接统治方式,比如任用当地人为次级地方官员,或者是受监督控制的高级官员,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也适当地予以保留和传授。

        “大家会下讨论研究,把最后的章程制定出来,有些地方不必定得太死,可以灵活一些。”朱永兴知道自己说得太多,与这些官员的理念冲突很大,需要他们理解吸收。天朝上guo嘛,怎么会如此卑鄙恶毒?

        “至于各位土官,吾现在也要说明一下,诸位在安南所授土地的治理,不能相同于原来。”朱永兴转向了猛河等人,面se很严肃,“这是一个大局问题,地方如果动乱,会影响到我军的抗清大业,会影响到安南基地的稳定。所以,应该有所改变才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