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2、复国 (3 / 7)
目前来看,被姬姓诸侯资助的吴军在场面上还是占有很大优势的,但目前,他们也面临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吃。
毕竟吴军轻装简行,携带过多的粮食不利于长途奔袭,好在蔡国主动承担粮草一块,再加上吴军以战养战策略,勉勉强强能够应付,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时间一长便无以为继,郢都的粮食吃完了,蔡国也后劲不足,自己也陷入饥荒,鲁国看不下去了,还救济了一部分粮食给蔡国(“归粟于蔡”)。
人是铁、饭是钢,钢没了,铁也硬不起来了,夜夜禽兽的吴军也就日渐消瘦,纪律涣散。
第二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越国入侵。
每次吴国与楚国交战,楚国都要知会越国在吴国背后牵制一下,越国每次也很干脆,背后捅吴国刀子都非常的利索,令吴国非常恼火。
在攻楚之前,吴国便出兵攻打了越国,将这个不安分的邻居好好教训了一番,表达了即使吴国空虚,你也别打吴国主意,做邻居还是安分老实点为好。
越国表面唯唯诺诺,待吴军在楚国待得时间一长,也越发不安分起来,趁吴国空虚,便开始有组织的进攻吴国。
凭越国的实力,虽然不能一战而下,也不足以令吴王阖闾退兵,但远在楚国的吴兵可不这样想,他们也担心越军在吴国做他们正在做的事,时间越长越忧心,也越滋生和弥漫这种不安情绪,军心也渐渐涣散。
事实也证明,越国这样干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更不是最后一次,最后一次直接将吴国给灭了。
阴险的邻居,有时比凶恶的敌人更可怕,所以说搞好邻里关系非常重要。
第三个问题就很棘手了——申包胥带领的秦兵杀到。
柏举之战的次年(公元前505年,楚昭王十一年)六月,申包胥带领的秦国大军浩浩荡荡从渭河平原沿丹水上游而下,经过楚国商於之地,进入南阳盆地。
到达南阳盆地的秦军有两个选择,方案之一是沿汉水而下,与吴军在汉水中游决战,很显然,秦军并不想与吴军主力硬拼,长途行军,人疲马乏,胜算不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