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0、入郢 (1 / 9)
西风骚客倦游吴,吊古心怀此暂舒。鬼籙久应除佞嚭,民思今果庙神胥。
虽然邪正皆归死,奈有忠谗各异书。回首旧江江水在,怒涛犹是不平初。
——北宋·王令《过伍子胥庙》
对于郢都的楚人来说,这注定是一个最难熬的严冬。
因为它伴随着死神的脚步。
起初,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一场灭国战争,从一座座边邑的灭亡、二十万大军的大规模溃败、楚昭王的出逃、子西的勤王,直到吴国的兵锋已经如寒霜一般直抵郢都城下。
人心惶惶,毫无斗志。
既然吴军还没破城,那么就涉及到一个军事问题:先秦时期多长时间才能把一座城邑攻下来?
如无内奸或者其他神力加持的话,答案是:时间很长。
《孙子兵法·谋攻篇》说:“攻城需要建造望楼车,准备各种攻城器械,大概三个月才能完成;堆积攻城的土丘,又需三个月才能完成。”
所以,孙武建议:“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对于士兵来说,最不想打的仗就是攻城战,原因很简单——风险相当大。
但话又说回来,抢着攻城的士兵也不再少数,因为这种风险带来的收益也相当丰厚,先登上去是头功,功劳甚至超过斩将夺旗。
军队对这种“先登”历来都毫不吝啬,原因也很简单,第一个上城的人,敌我双方都能看见,对己方士气和信心的激励、对敌人心理防线的摧残都是决定性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