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5、机会 (1 / 6)
翠节下天来,通明谁侍。地有高斋要名士。相逢恨晚,老矣酒兵诗帅。岁寒同一笑、千年事。
黄鹤羁情,暮云离思。半掬心香火初炽。梅花满树,又是一年冬至。正相思,恰有江南使。
——元·程文海《感皇恩·次韵姚牧庵题岁寒亭》
有了伍子胥、伯嚭和孙武的加入,吴王阖闾肃军理政治国如虎添翼,事业欣欣向荣,国力蒸蒸日上,但内心总感到隐隐不安——公子掩馀和公子烛庸还在外面,随时准备复辟。
公元前512年(楚昭王四年),吴王阖闾要求徐国和钟吾国引渡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二国国君依仗有强大的楚国作后台,拒不从命,明目张胆放走二公子,让他们去楚国寻求庇护。
令尹囊瓦见吴国公子来投,非常高兴,本着以吴制吴的想法,不仅派监马尹大心隆重迎接,还命莠(yǒu)尹然、左司马沈尹戌在养地(今河南沈丘县)筑城,妥善安置二位公子。
就算打不赢吴王阖闾,也要恶心下他。
这个做法得到大夫子西的强烈反对,他认为吴王阖闾“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是个惹不起的主,劝诫令尹囊瓦不要将吴国公子安置在边境,以免招惹吴王阖闾(“疆其仇以重怒之”),委人以口舌。
令尹囊瓦不听,一意孤行。
果然,面对楚国的公然挑衅,吴王阖闾勃然大怒,正愁没机会出兵,便以此为借口攻打钟吾,并俘虏了钟吾子。
灭亡了钟吾后,吴王阖闾又将目光瞄向了徐国。
徐国是个古国。
夏禹时,伯益因辅佐治水有功,其子若木被封于徐地(今山东郯城以北),以此建立徐国,后迁至泗县、泗洪。
徐国至徐偃王时最为强盛,疆域覆盖整个苏北、皖中、鲁南等江淮广大地区,“朝者三十二国”,为西周时东夷集团中最大的国家,甚至一度准备与周朝分庭抗礼,结果被楚国熊胜抄了老家,差点亡国。
后又经过楚国的不断蚕食、攻伐,徐国的大片疆域已被楚国所占据,最后不得不低头,选择依附于楚国,成为楚国同东部诸侯联系的纽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