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6、齐灵公 (1 / 6)
齐灵公,姜姓,吕氏,名环。
“灵”也不是他的全谥,他的全谥很特别,有三个谥,为“桓、武、灵”,合起来全称“齐桓武灵公”。
从字面上分析,“桓、武”二谥为上谥,也就是美谥,说明齐灵公前大半生还是有功劳的;最后一个“灵”谥不雅观,为下谥,说明齐灵公后半生就没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了。
整个春秋时期,有三个谥号的除了齐灵公,还有一个卫武公,全谥“卫睿圣武公”,全是美谥,比齐灵公好那么一点。
没有人会记得你的好,但却有很多人记得你的不好,历史也一样,也会呈现“恶”的一面,当事人也会流“恶”百世,不必挂怀,这是为了宣扬“善”的主旋律。
有些书中把齐灵公描述的昏聩不明,个人表示反对,至少他这个人做事还是比较靠谱的,也有雄心壮志,只不过任性了点,有点桀骜不羁的感觉,虽然政务能力差点,还喜欢看女扮男装,但总的来说也算活出了自我。
齐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67年),齐灵公召见莱子,莱子不从,齐灵公感觉很没面子,借机挥师伐莱。
虽然周王室已无威慑力,在当时灭一个诸侯国是要遭到其他国家谴责、报复、打击和围剿的,但齐灵公敢作敢为,不仅伐了,还灭了,令齐国疆域扩大了一倍以上,仅凭这一点,以辟土兼国上谥“桓”,恰如其分。
齐国灭莱,膨胀的不只是疆域,还有齐灵公那颗不忘初心、牢记复霸的雄心。
齐灵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9年),因周灵王受尽晋国窝囊气,于是“赐命”齐灵公,齐灵公傲然而起,面露凛然,决定匡扶周室,以螳臂挡车的大无畏姿态削弱晋国势力。
结果可想而知,最终被晋联军大败。
但其敢于向霸主说“不”,克有天下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姿态,以“武”而上谥,也说的过去。
“通桓、武乃懿美之辞”,关键在于最后一个“灵”,这个就是恶谥了,几乎毁了他的一生。
而这个“灵”谥,与两个女人有关,一个是他的母亲声孟子,另一个就是他的姬妾戎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