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湛阪之战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4、湛阪之战 (1 / 6)
        公元前558年,晋悼公去世,其子公子彪继位,是为晋平公。

        晋平公这个人好大喜功,喜欢找存在感,行事不羁,和稳扎稳打的晋悼公大相径庭,他的理想也很别致——享受父辈艰苦奋斗换来“天下不能与之争衡”的红利。

        安葬完晋悼公、迅速提拔了几个大臣后,晋平公急急忙忙的去干另外一件他认为比较有意义的事情,这件事情关乎他的荣耀和威严,简单点说,就是要会盟。

        公元前557年春,晋平公安排好工作以后,就迫不及待沿黄河而下,和鲁襄公、宋平公、卫献公、郑简公、曹成公、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等诸侯在湨(jú)梁会见。

        湨梁(今河南济源市西)是当时很有名的一个地方,《尔雅?释地》有曰:“梁莫大于湨梁”,湨,水名;梁,堤也。

        也就是说,晋平公选择的是在黄河刚刚竣工的、号称最大的一处堤坝来会盟诸侯,除了彰显晋国巨量的政治和经济财富、炫耀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外,还是有大动作的,这个动作就是再次重申“同讨不庭”。

        换句话说,就是共同讨伐不忠于盟主的人。

        很明显,现在的盟主就是晋平公他自己。

        但还是有个国家的国君“不忠”,没有来,这个人不说我们也猜得到——齐国国君齐灵公。

        自己不仅没来,还安排了一个名不见经传叫做高厚的大夫参加,很明显是不尊重晋国,晋平公感到有点失落,准备在大会上针对齐国好好羞辱一番。

        首先,在会上,晋平公就下了一道命令,要求诸侯退回互相侵占的土地,以此试探诸侯们的态度,同时也掂量下自己威信如何。

        在所有中原诸侯中,齐国攻占他国领土最多,如果齐国表示赞同,首当其冲损失最大,其他国家均有获利,而晋平公也可凭借此举,趁机获得外交上的绝对话语权。

        诸侯无异议,决定照办,晋平公很满意,用眼神瞟了瞟高厚,高厚也表示赞同,晋平公更开心了,第一次亲身体验权力带来的那种美好和满足。

        在一片掌声中,晋平公很幼稚的错误理解了一点——高厚仅仅是来参会的,是没有表决权的,回了家都不作数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