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7、叛逃 (1 / 4)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这两句诗截取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临路歌》,表达了诗人遭遇挫折后后劲乏力,暗含无限苍凉而又感慨激昂的意味,着实震撼人心。
邲之战的惨败让晋国失去了中原霸主之位,楚围宋一役又使得晋国失去了东方宋、鲁二国的支持,国势日下让晋景公整日“漫嗟陀”。
为了稳住东方势力,晋景公于楚庄王死的前一年(公元前592年),派时任中军佐的郤克出使齐国。
郤克,姬姓,郤氏,名克,谥献。
作为能有谥号的大臣来说,郤克也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史曰其博闻多能、惠而内德、智能翼君,有赵衰、士会之风,不过他也有一个很明显缺陷——有点跛。
齐顷公一直想与晋、楚二国搞好三边关系,于是准备在朝堂之上用最热情的方式接待郤克,郤克很激动,一激动便把上朝的步子迈大迈急了点,走路一偏一拐的幅度更大了,看起来一蹦一跳十分滑稽,齐顷公的母亲看见郤克高一步矮一步走路的样子,忍俊不止,“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后来直接捧腹大笑。
身有缺陷的人本来就很敏感,非常不喜欢别人谈论或者关注自己的缺点,齐顷公的母亲在严肃的朝堂上公然嘲笑自己的缺陷,让郤克很不爽,憋着气办完公事后怒火中烧的提前回国。
齐顷公的母亲叫做萧桐叔子,不是倭国人,是萧国人,萧桐是姓,叔为排行,子为姓。原是齐惠公一小妾,身份卑微,也没文化,说话做事不分场合,嘲笑郤克也是无心之举,没有恶意的。
但郤克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萧桐叔子不仅是在笑身为晋国上卿的自己,也有嘲笑晋国朝中无人、国势中落之意。回国以后,郤克天天央求晋景公伐齐,以报此行的奇耻大辱。
晋景公也觉得一国的上卿受辱,有损国体,但在怎么说也只是关乎个人恩怨,人家母亲笑一笑也没恶意,犯不着向齐国宣战,再说楚庄王还在后面盯着在,为此小事出兵恐怕不合时宜,便断然拒绝了郤克的提议。
估计当时萧桐叔子笑的太有水平,余笑绕梁,给郤克造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见晋景公不同意伐齐,便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安心工作,天天闹事,把朝堂闹得鸡犬不宁,还私自动用自家武装力量骚扰齐国。
中军将士会对郤克的性格、为人、做派非常的了解,也非常欣赏他,见平常聪明能干的郤克被愤怒蒙蔽了双眼,变成了一只凶狠好斗的大公鸡,非常的体谅他,认为君子在大喜大怒的时候,其言语行为不经大脑,合乎礼法的少,离经叛道的多,只有找到了发泄口,才能阻止祸乱的进一步扩大。
像郤克这样身处朝堂二把手常委,如果发泄口发到了齐国身上,情况还好;如果发到了自己国家身上,只怕会造成分裂,祸乱晋国,于是士会整理好国家朝务、确立国家法制后,作出一个惊人之举——退役,让位郤克,“让他有机会去攻齐国,使他的愤怒得到发泄,这样也许能挽回晋国的祸乱吧!”
晋国就这样在平静的政治氛围中,完成了高层的换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