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晋灵公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6、晋灵公 (1 / 4)
        楚庄王四年(公元前608年),楚国在平乱、灭庸三年后,统治趋于稳定,又对中原产生北上图霸之志。

        这个时候宋国国君宋昭公被他嫡祖母王姬杀死,立其弟公子鲍为君,是为宋文公。

        恰巧此事被极具正义感的晋国赵盾得知,便命大将荀林父率兵讨伐宋国兴师问罪,又传命郑国、卫国、陈国三国派兵相助。

        宋文公不仅长得帅,为人还很贤明,更难得的是他这个人礼待国人,也就是说好施舍,舍得花钱来笼络人心,对年纪在七十以上的老人和国内有学识的穷人都进行精准扶贫,逢年过节还加送珍贵食品,很得宋人拥护。

        宋文公一看赵盾派四路兵马伐宋,心中害怕,忙派右师华元到晋营求和,当然还少不了金银美玉。荀林父一看华元带来了满满的诚意(“尽以其宝”),笑纳后就同意了宋人求和申请,命四路兵马停止伐宋,并承认了宋文公合法地位。

        赵盾见荀林父受贿撤兵,便将此事向晋灵公汇报,指望晋灵公出面指责荀林父。但宋文公做事周全,也给晋灵公送了很多的礼物,向晋灵公投诉也是泥牛入海,不由一声叹息,大为不满。

        大为不满的还有一个人——郑穆公,郑国大张旗鼓的随晋伐宋,没想到晋国却来这么一出戏,让自己跟将士们不好交代,大为恼火,认为晋人惟赂是贪,有名无实,不能图霸业,当时就起了弃晋从楚的心。

        没过几个月,因为齐国强势干涉鲁国内政(破坏鲁国的嫡长子继承制,立庶子公子俀(tuǐ)为君,是为鲁宣公),赵盾又在扈地会合诸侯,准备为鲁国讨伐齐国,结果齐国也学习宋国行贿的做法,让晋国又一次“取赂而还”。

        晋国在一年之内接连两次的“取赂而还”,让郑穆公很惊讶,不禁曰:“晋不足与也。”权衡利弊之下,一咬牙就“受盟于楚”。

        相比之下,郑穆公比他老子郑文公更会审时度势,也更擅长保护自己。而对于中原诸侯来说,郑国这支风向标的指向,往往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霸主的归属,成为一些小国压宝的不二选择。

        但在这个时候,陈国国君陈灵公却逆道而行选择亲晋,原因是六年前(公元前614年),陈共公去世的时候楚庄王没有前往吊唁,失了礼数。

        楚庄王也很困惑,那个时候自己还不是楚王,失没失礼数也是楚穆王的事情,与自己何干?判定这是陈灵公找的借口而已,于是亲率大军攻陈,乘机另派一军侵袭宋国。

        晋国赵盾见沉寂五、六年的楚国又出来兴风作浪,亲自率军与宋文公、陈灵公、卫成公、曹文公等四国首脑率领的军队会于郑地的棐林,准备攻郑以救陈、宋二国。

        楚庄王也做了应对之策,派蒍贾带兵去救援郑国,两军在郑地的北林和晋军相遇。

        此时,距离城濮之战已有二十四年,也是楚晋二国二十四年来首次面对面的正面交锋,楚军经过灭庸一战,士兵士气高昂,作战经验也非常成熟,并且经过三年的休养生息,实力更为增强,面对五国联军也不退缩。于是在楚军的冲击下,联军一触即溃,并俘虏了晋大夫解扬。

        晋军兵败退却,赵盾也没有组织有效的兵力进行反扑,按理说手握五国兵权,即使同楚国硬碰一次也不见得会落于下风,退却的原因还是担心同楚军胶着的同时,秦军会趁机偷袭晋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