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1、熊掌 (1 / 6)
秦国虽小,但是秦穆公是一个志向高远之人(“其志大”),总是蠢蠢欲动,想趁机插入中原一脚观中国之政。
郑文公死后,秦穆公接到安排戍守郑国的大夫杞子密报,说郑文公死后,郑国局势尚未安稳,城防松懈,建议穆公派兵偷袭郑国,由他们作内应,则郑国可灭。
这个建议正中下怀,秦穆公很激动,多年以来处心积虑谋求向东发展,如能袭取郑国,即可在中原立足。
随即,他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还有一个爱管闲事的晋文公在,实在不方便下手。
随即,他又将这个想法重新提上日程,因为晋文公刚好也死了。晋文公死,晋国必然会有政局动荡,无暇中原之事,更无暇理会秦国伐郑一事。
这都是秦穆公自己的判断,一般来说,这样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接替晋文公的晋襄公有个特点:稳重、善纳、箴言,别人说的话都采纳。
他继位的第一天,赵衰就劝诫他不要任用你的太子一党,要继续任用原来的一套班子,否则晋国会乱。晋襄公听进去了,以赵衰为相,原来的一套班子不动,实现了霸业的平顺过度。
所以,秦穆公的判断出现了失误,失误是要付出代价的。
公元前628年冬,郑文公、晋文公双双逝世后,秦穆公命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帅率兵三百乘东进。
到了第二年春,秦军抵达郑国境内,却被郑人发现行踪,孟明视见机密已泄,围攻郑国必然会得不偿失,但又不甘心就这样空手回去,因为秦穆公还在等待好消息,再说大军长途跋涉一千五百余里,不搞点纪念品回去也不好向将士们交代。
于是回国的途中顺手灭了滑国。
滑国是个小国,但再小也是姬姓国,晋襄公认为秦国很无礼(“伐吾同姓,秦则无礼”),命先轸攻之。
先轸也很争气,在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一带设伏,尽歼秦军,秦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被俘,史称“崤之战”。
崤之战是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因为它不仅是历史记载的第一场伏击战,还更大幅度的改变了战争约期列阵而战的拉群架形式,使战争进入了“兵者诡道”艺术时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