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劫镖贼人杨文静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劫镖贼人杨文静 (1 / 2)
        初次遇见杨文静时,我正在走镖的路上,杨文静是来劫镖的。

        我对她说,你要劫镖就得先劫我性命。杨文静没有犹豫,剑已经出了鞘,剑锋如雪,剑锋的那头是青铜色剑柄,被一只洁白的手握着。手腕上,红丝线缠着一圈铃铛。

        那道白光直奔我的胸膛,如雪的剑锋,纤纤玉手,伴随铃铛的脆响,还有衣袂翻飞送来的香。是长安云香楼的十里迷?还是洛阳葬花阁的红尘落?或许是扬州花月坊的伊人悴?眼前分明是一个要取我性命的人,我却在纠结她用的是什么香粉。

        然而江湖人奔波颠沛为了什么,不过是为了一个漂亮的活法,或者一个漂亮的死法。我如果死去,如雪的剑锋穿胸而过,我定能记住那洁白的手腕,手腕上银铃的脆响,还有衣袂翻飞送来的香。

        我见过不少人的死法,比如江洋大盗胡大勇,伏法后被斩首于东市,刽子手是个黑胖子,一身油汗,他的斩首刀像猪油里浸过一样,午时的东市骄阳似火,几只绿头苍蝇趴在油黑的刀上,死在这样的刀下,就算做鬼也抬不起头来。

        还有露水山庄的前庄主韦剑飞,身中剧毒,血从七窍中涌出来,四肢变形,如同西域妖僧圈养的四脚朝天蛇,而且到死也不知道是谁下的毒,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姿态去死,我是不会愿意的。

        最可怕的是当年名震武林的黄河大侠独孤凡,寿终正寝,死在自家的床上,亲人家眷哭得满地都是,这种死法过于庸俗,实在配不上黄河大侠的威名。

        我虽涉世未深,但能死在这样一柄洁白的剑下,想必也能含笑九泉。然而我没死,而是避开了剑锋,多么完美的死法,可惜我还没活够。平康坊的佳丽三千,铜驼街的满目琳琅,咸阳古道的音尘,巴蜀的秋池,还有扬州二十四桥,杭州的舞榭歌台,好大的河山没去过,况且我有约要赴,爽约是很失礼的,我还答应过我师父一定活着回去看他。

        跟随师父多年,我从来没习得任何杀人的功夫,我的师父是江湖小人物,小到没有名号,江湖上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有名号,比如白眉居士,懒散大师,空虚道人,残血神尼,算盘童子之类,甚至会为了抢一个名号大打出手,师父没有名号,只有我一个徒弟。

        师父传授给我一门技艺后就把我赶了出去,说五年后如果我不死就回去,到时他再传授我第二门。

        第一门技艺自然要能自保,江湖上自保的功夫有两种,一种为霸体神功,比如少林神僧枯井大师的金钟罩,降魔棍舞密不透风,无人能近身七步。可惜有一天枯井大师下山忘了把棍子带上,在街边吃面的时候,遇到仇家,枯井大师抄起屁股下的板凳舞起来,怎么也舞不顺手,结果被仇家乱刀砍死了。

        当然还有崆峒派天恶老人的无伤决,无伤决来源于七伤拳,七伤拳伤人先伤己,无伤决先把自己立于不伤之地。然而修炼起来极苦,需要在崆峒玉寒池里浸泡七七四十九天,使全身知觉麻木,与人比武只需进攻,无需防守,只是阴天下雨的时候天恶老人总是感觉全身关节疼痛,无耻的武林之辈总是在下雨天找他比试拳脚,天恶老人一气之下居然悬梁自尽了。

        最为人熟知的还是昆仑派的乌龟大法,昆仑掌门向有异志,武学研究更是角度新颖,令人琢磨不透,比如蛤蟆功法,鸽子剑法,蟑螂腿法,龙虾拳法,白蛇步法,鲤鱼呼吸吐纳法等等,乌龟大法修炼起来非常简单,只需攒够二十贯钱,然后去昆仑山百工坊买上一件乌龟保甲即可,昆仑派承诺乌龟保甲可防一切刀枪剑戟,而事实也确实如此,因为龟甲的制作非常讲究。

        先要寻得一对深居简出的大漠鳄龟,取出龟壳后放在天山脚下的碧玉神潭中浸泡七天七夜,然后磨成齑粉,再与昆仑虚空老人的童子尿混合,最后拿来浇灌自波斯传入的奇树墨帛桑,墨帛桑的桑叶呈金色,又名黄金桑,昆仑奇珍坊的紫玉蚕吃了之后,吐出来的蚕丝就是金黄色,用这种蚕丝做的内衣就叫乌龟保甲,然而大漠鳄龟的壳粉极为难得,后来虚空老人发现,用石灰粉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所以才能大量生产出来与武林同道共享,二十贯钱实在不贵,按理应该改名为石灰保甲,但大家都习惯了乌龟保甲的叫法。

        自保的另一种武功就是轻功了,江湖上比较有名的是武当的登云步,峨眉的踏莎行,华山的落英腿,还有埋剑山庄的一叶知秋,南天门的风过无痕,吹梦亭的迷踪蹀影,西山堡的奔雷走电,杀手堂的如影随形,我学的第一门技艺就是轻功,叫云里雾里,这门轻功不是跑得最快的,也不是飞得最高的,但却最能使对手困惑,甚至消极厌世,怀疑人生。困惑得就像当时的杨文静一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