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煎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烙煎饼
        磨好糊糊只是制作煎饼的一步。更劳累的还是摊煎饼的过程。小兴妈把鏊子安在棚子里,把装好面糊的盆端到鏊子跟前,储备下烧火的柴禾,抽一把柴草点燃放到鏊子底下,柴草噼啪作响,小兴妈调好姿势,挽起袖子,摊煎饼的程序就开始了。

        鏊子烧热时,小兴妈先用油搭子在鏊子上擦点豆油,为了煎饼好揭,不煳煎饼,用勺子从盆里舀一勺糊糊,放到鏊子的中间用一个带把的耙子轻轻地旋转,直到把一勺糊糊抡满鏊面为止。这是俗语说的:抡耙子。一般是玉米等细粮,因有柴油机磨出的糊子细腻,适合用此种方法;粗粮多是指瓜干一类的食物,磨出的面糊粗糙就只能用双手去摊。摊煎饼的“摊”字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姿势,先取适量的面团用两个手掌交替掂成椭圆形状,再逆时针沿着鏊子的边缘用两只手掌配合,向前推滚,大大的糊团随着与鏊面的接触越来越小,直到把整个身体全部俯冲到鏊子上,才能把滚球的糊子滚完整个鏊面,接着小兴妈拿起竹制的劈子在煎饼上用力地刮几下,以使煎饼的厚薄均匀口感筋道。

        小兴妈趴在鏊子上一边用手摊着面糊,凭借着手感一边用烧火棍把柴草往东南西北哪个方向调整,随着调节着柴草的多少和停留的时间,一张张黄黄的完整无缺的煎饼从鏊子上轻轻地飘到准备好的盖垫上。小兴妈在烟雾中挥动着手臂,烟熏火燎中任凭汗水、泪水流淌……

        中午偏晌,高高的一摞摆放整齐的煎饼摊完了。

        小兴妈拖着疲劳瘦弱的身躯说“终于摊完了,半个月的饭食不用愁了!”

        每当此时,小兴妈深深地长吁一口气,直一下久弯的腰,接着又坐在板凳上久久起不起来。

        收拾柴草,撤掉鏊子,鏊底那一堆带着火星的草木灰,小兴妈舍不得轻易浪费。找几个细长的地瓜埋在里面,草木灰烬的余温足以把地瓜烤熟,一举两得。

        “地瓜应该熟了,赶紧扒出来吧。”小兴妈说

        小兴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烧火棍从火堆里掏出烤熟的地瓜,滚烫中迅速剥皮,黄红的地瓜瓤冒着热气,咬到嘴里又甜又糯。

        农村的孩子上学都很晚,八岁的时候,小兴妈才送小兴去村里的学校。

        农村小学大都以所在村子命名,例如,张庄村的叫张庄小学,李村的叫李小学。小兴的村叫后官庄村,小学名字自然叫后官庄小学。

        上学前一天,小兴妈翻箱倒柜的寻到缝完衣裳剩下的小碎布,把布块裁剪成许多大小相等的布片,缝成一个小方块,用布条将它们连接成口袋状。其余缝制成一个长方形,再缝制两条背带,最后合并组装到一块儿做成书包。到二姨家寻来表哥用完的边角生锈的文具盒,去村里小卖部花1毛钱买了铅笔跟本子。东挪西凑的把学习用具备齐了。

        小兴家东边是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土路从村子穿过,沿着村里往南走不多久便到了村小学。砖头砌成的外墙上用白色的油漆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铁栅栏做的大铁门,绿色的油漆经常年风吹日晒,凸显斑斑铁锈。大铁门轴距地面也有三十公分,一蹬,就打开了大门,再一蹬,就又关上了。方形的院落中央树立着一根经常年风吹日晒表面都有些腐烂的木头,上面挂着一只铜钟。北边一排是教室,油漆斑驳的双扇木门上面钉上两排圆形的铆钉,雕刻剔透的窗棂上,透出它的岁月沧桑。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