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八千岁的消息(上) (4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 八千岁的消息(上) (4 / 5)
        老魏在这方面特别庸俗,他觉得人费劲巴力地爬到高位然后欺负比自己地位低下的弱者是一件相当稀松平常的事,就像每天天一亮,太阳就要升到空中那么朴素而恒定。

        至于朱翊钧所崇尚的那些关乎平等尊重的现代人道理,魏忠贤是根本不可能相信的,因为他从小长大的地方就是这么一个“高位者往下看都是笑脸,低位者往上看都是屁股”的,充斥着社会达尔文主义哲学思想的环境。

        就比如说倒卖内官应得白粮这件事罢,倘或是朱翊钧处在魏忠贤这个位置上,他一定会勇敢地挺身而出,为内官的全体利益而抗争。

        而魏忠贤就不一样了,他会觉得人家张明在宫里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了,又是伺候贵妃,又是伺候皇帝的,好不容易升到掌印太监了,买卖白粮赚点外快那不是天经地义吗?

        而且这内官食米又不是外廷税收,税收是该用在百姓身上的,而白粮是皇爷赐给自家奴婢们的,倘或你看不惯内府供用库掌印倒卖食米,那你自己就先努力升到内府供用库掌印,不就可以改变这种不公平的规则了吗?

        倘或你升不到内府供用库掌印,那你不就是眼红人家有特权吗?张明再不好也是皇帝提拔的掌印,就算要罢黜他,也应该是皇爷做主,你一个小阉瞎操甚么心,难道还用得着你来教主子们做事?

        魏忠贤内心的深层逻辑就是这个样子,但是不得不说,九千岁虽然没文化,不懂甚么是阳明心学,也没听过甚么社会达尔文主义,可他却是真正地做到了“知行合一”,在卑下时伏低做小奉承巴结,在得势时耀武扬威不可一世,落败之后痛饮自尽毫无怨言。

        所以现代人朱翊钧是不会因此去责怪魏忠贤的,老魏就是这么点觉悟,他二十岁时是这么个觉悟,五十九岁的时候也还是这么个觉悟,他一生都在践行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搁现代他也能成个人物。

        同样道理,徐应元也不会用他们两个都不信的价值观去为难魏忠贤,他觉得同样不识字的张明是他的人生楷模,成功典范,只要假以时日,他也能跟张明一样坐收好处,他怎么会去告发未来的自己?

        “我的意思是,宫里同样有许多人不想改革漕运,不是说白粮走海运了不好,问题是这一件事里只要有一个环节它一变动,势必会引起连锁反应,譬如说,你知道这些白粮它卖出宫后,都去了哪里吗?”

        徐应元压低声音道,

        “正是去的辽东九边。”

        魏忠贤吃惊道,

        “听说九边年年耗费军饷百万,又有开中商人输纳物资,为何还要另外购买宫中倒卖出去的白粮?”

        徐应元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