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八章 九千岁见万岁(下) (3 / 5)
朱翊钧点了点头,见魏忠贤答应得那么干脆,又有点不大放心,心想别老魏手脚没个轻重的,提前三十多年就弄出个万历朝版本的东林六君子来,那收场可就难了,
“朝中笃守程朱之学者甚多,昔年廷议之时,耿直如沈鲤、王家屏皆道王守仁从祀,或恐反为盛典之累,而朕以其学术纯正,故准以重典,且我朝世爵定典,论功有六,一曰开国,二曰靖难,三曰擒反,四曰平番,五曰御胡,六曰征蛮,擒宁藩、平南赣、征田州,王守仁一人占三功,可谓实至名归。”
朱翊钧讲了一遍王守仁的战功,这种几十年前的战功其实比学术成就更加不容置疑,而且当年参战的人一死,想翻案说这是谎报战功是绝不可能的。
大明的勋臣武将被集中翻案的最高峰出现在明末清初,典型例子就是袁崇焕和毛文龙这样毁誉参半且关系到几场改朝换代重要战役的争议将领,王守仁比较幸运,他领导的战役是毫无疑问有功于大明社稷的大胜仗,这种情形就算是达到九千岁级别的魏忠贤也很难翻得过案来,
“有过改之,无则加勉,对于封以世爵的勋贵,即使子孙有错,朕的意见,还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伯爵乃一时之典,从祀为万世之典,王家屏当年道,从祀重典,不能今日入、明日出,朕以为王守仁从祀无愧,倘或当祀而不祀,则国家无以崇报功德。”
魏忠贤听到皇帝把王守仁的从祀都抬到国家层面上来了,立刻就明白皇帝对新建伯家还是有照顾之心的,像抄张居正家那样地去抄王守仁的家肯定是行不通的,还有那些厂卫惯用的刑讯手段,也最好收敛着别用。
毕竟皇爷说了“治病救人”嘛,要是人一下子就给弄死了,那皇爷还救个甚么劲儿?
想到这里,魏忠贤又有点儿为难,晚明抄家的一大特色就是层层株连根根罪,像朱翊钧这种就事论事的论罪方法很容易造成舆论攻击,
“新建伯之祖有功于社稷,奴婢知道其中利害。”
魏忠贤眼珠一转,用他前二十年所能知道的所有文化人词汇道,
“只是再有功于社稷,也不能将国家之所有视为一己之私有,倘或王承勋如此,岂非有违先祖之训?既然世爵之后有违祖训,皇爷自然应当夺其爵禄,让其他不辱先祖名声的子孙承袭新建伯之位。”
朱翊钧笑了一笑,道,
“说得很是。”
魏忠贤受了鼓励,继续试探道,
“那么,倘或王承勋不再为新建伯,奴婢们是否就可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