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众人皆以为朕是暴君 (1 / 10)
三位内阁辅臣退下的时候,同进殿时一样向朱翊钧跪拜叩头。
待三人离开了文华殿,原本坐在殿中一侧的左右史官也站了起来,向皇帝行礼而去。
按照张居正时代遗留下来的起居注制度,皇帝会见朝臣,乃至经筵日讲中的一言一行、谕札诏敕、论奏题复都应由起居注官录送史馆,副本送交内阁。
不仅召对如此,从万历三年以后,皇帝的谕旨、册文、朝讲、宫禁、游习,内阁题稿、留中章疏,兼顾大臣见闻的皇帝言行,各衙门所奏所行的大事,都由值日史官一一记下。
凡遇皇极门常朝,史官站立于文武大臣第一班之后、各科给事中之前,便于就近观听皇上言行。
若遇会极门午朝,史官则站立于御座东南,专门记录一言一动;如遇郊祀、耕籍、幸学、大阅等典礼,史官跟随记录;如遇经筵、日讲,史官则每日轮一人记注起居。
自起居注制度落定之后,史官四员从原系史臣编校之所的东西四馆专门移至东馆专事记述。
馆中仿照古代金匮石室收藏谨严流传永久之意,每月设置一小柜,每年设置一大柜,安放于东阁左右房内。
史官每月编完草稿,装订七册,一册为起居注,附以谕札等项,六册为六部事迹,每册必须写明年月和史官姓名,并由馆中妥善收藏。
明史研究生朱翊钧深知,万历时期的起居注制度十分严密。
诸司奏报的一应事体,除琐屑无用、文义难通者,由史官稍加删削润色外,其余事有关系,则尽载原本,若语涉文移,更是不能改易他字。
也正是因此,穿越者朱翊钧在面对朝臣之时,一应语气用词,神情举止,演得竟比原来的万历皇帝更像个皇帝。
朱翊钧见史官退出了门去,不禁便松了一口气。
文华殿议事完毕,就到了午膳的时候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