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石磨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石磨 (1 / 4)
        拜入大儒门下的好处自不用多说,除了那些家传经传的大世家,能到大儒门下镀镀金是每个士人求之不得的好事情,看看卢植讲学时多少士人去凑热闹就知道了。这就好比后世的文凭,世家出身那说明你已经取得本科学历,踏入仕途的基本硬件达到了。拜入大儒门下就像找导师,野鸡大学和名校导师带出来的学生自然不一样,怕是比九八五、二一一与一般大学之间的差别还大。像蔡邕这样名满天下的大儒,怎么也是清北博导的水准了,在他门下镀金,出来那还不成了金闪闪?至于学到什么,那是无所谓的事情。公孙瓒在卢植门下学到什么了?刘大耳朵估计更没学到东西,不也一样逢人就念叨我乃卢植门下?

        接下来的乱世,经学这个敲门砖虽说效用大减,但卫臻要的又不是这个,他要的是逢人也能来一句我乃蔡飞白门下,免得被那些掌控话语权的士人们给看轻排挤,给来句有才无德的评价甚至像马钧那样,明明有能力,却处处被人鄙视。

        不过蔡邕是大儒,名满天下的大儒,就算没有所谓的名士风流,大儒的矜持怕也少不了,便宜老爹如此直接,也不知道能让蔡邕点头不?

        卫臻在这里胡思乱想,自不知道卫兹为了他能拜入蔡邕门下花了多大的心思。

        蔡邕这些年一直避祸吴会,往来都靠着泰山羊家,也就是这两年天下大乱后,思乡心切的蔡邕才返回圉县老家,一来修缮父母坟茔,二来大女蔡琰年已及笄,也到了婚嫁的年龄了。和河东卫家二小子的婚约是时候履行了。

        卫兹自知道蔡邕返乡,拜帖一个接一个的投,几番拜访长谈,还把家传的几本孤本送给蔡邕,又加上所谓后稷之书上的金文勾引,这才换来蔡邕的点头。

        其实蔡邕也知道卫兹的意思,传道授业,衣钵传承自是要千挑万选。卫兹没打算让卫臻成为经学大家,镀镀金习习字,蔡邕自是无可无不可。本来这次回拜,一来是听说后稷传书的轶事,二来也是给卫兹一个切实答复的同时,顺便考察下卫臻。若是卫臻一心向学,收作传承衣钵的弟子亦无不可。

        一番交流观察下来,蔡邕算是看出来了,卫臻的心思压根就不在经传上,当下也熄了传承衣钵的心思,表示愿意收卫臻为弟子,至于教什么,那就是无足轻重的事情了。

        得了蔡邕的允诺,卫家父子欢喜的心情是一般无二的,卫兹更是不顾蔡邕的推辞,热情洋溢的挽留蔡邕在卫府上住上一些时日才肯罢休。

        “噫,那是何物?那些庄户在做甚?”

        四五月的天气正是出游的好时节,所谓暮春四月,春风徐徐,杨柳依依,草木葳蕤,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景色正是一年最好的时候。是以苍头驾车,卫臻陪侍,带着蔡邕在卫家的庄子转一转,散散他老人家捏着鼻子收下个惫懒之徒的郁结之气,也算是尊师重道不是?

        坐在牛车上的蔡邕此时指着庄子中一株大桑树下,七八个庄户围着一个奇怪的物事在忙活。有些不明所以的蔡邕自然询问坐在驾车苍头左侧的卫臻。

        “回先生,那是磨盘!庄户们在磨麦子。”

        卫臻恭敬的回道。师生名分已定,不管蔡邕愿不愿教自己,准备教什么,已经镀上蔡邕高足金粉的卫臻还是很有当弟子自觉的,守礼敬师那是必须的。

        “磨盘?怎么这般大?磨麦子做汤饼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