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鼎革2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4 鼎革2 (2 / 4)
        为什么在大明朝,勤政的皇帝面前,内阁和司礼监实力大减,几乎是摆设。就是因为内阁和司礼监的成立,本来就是为了让皇帝轻松,给皇帝减负,打造的机构。他们就是皇权当中延伸出来的机构。

        皇帝懒政的时候,内阁和司礼监权力大增。因为他们用的就是皇帝的皇权,皇帝退一步,那么他们占有的皇权就多一些。可是碰到了勤政的皇帝,权力就收回到皇帝身上,内阁和司礼监就要退一步。

        “你给大家说说。”

        兵科给事中夏言已经把调查资料交给了朱厚熜。

        朱厚熜一边看,要求石珤讲解一下。

        “皇上,时间紧迫,更准确的数据还有待于调查。而据我们初步查勘,内监旗校工役冗滥人数超过10万人,锦衣卫旗校工役冗滥人数超过3万人。且锦衣卫太多恩幸得官者,人数超过2000人。及兵部旗校工役冗滥人员3000多人,工部冗滥人员达到5000余人。除了旗校工役冗滥之外,不管是二十四衙门,还是锦衣卫、六部冗官现象都非常严重。”

        朱厚熜翻看调查报告,也稍微明白了现在的情况。

        所谓的旗校工役冗滥,其实主要是工匠人数膨胀。京畿地区匠户不到30000户,大约在27000户左右。可是现在北京各大衙门拥有的工匠却人数惊人。内廷二十四衙门就有十多万工匠。当然说是有这么多工匠人数,但其中又有很多都是空额。

        在明朝不管是任何衙门,都喜欢把工匠纳入到自己这里。

        因为这些工匠一旦在某个衙门登记在册,他们就能够吃着国家的钱。其实这些钱是不可能给那些工匠的,都是他们自己吞了。明朝的匠户,身份地位都非常低,各个衙门使用这些工匠挣钱,但几乎是不给他们钱的。匠户虽然不是奴隶,但在这些衙门大佬眼中就是奴隶。

        结果是各大衙门的工匠人数都远远超过定额。

        不过就算不给这些工匠钱,但你最起码要让他们吃饭。一个工匠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庭。这么多的人口,一年消耗的朝廷粮食就不是小数目。

        石珤他们递上来的报告当中,都有初步的计算。

        按照石珤他们的计算,这些多余的工匠,每年要吃掉百万石以上的粮食。现在北京总人口才多少,加起来也不过是六七十万人口左右。而且北京现在吃的粮食都是漕粮,运到北京并不容易。可是光养活这些工匠,就要耗费这么多的粮食。

        旗校工役除了工匠问题之外,就是冒领军校的问题。最简单的就是,本来管理一百个军匠只需要两个军校。可是后来一直在增加,最后是几十个军校管理一百个军匠。

        这样的问题就非常严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